
東湖梅園內的古蠟梅漢派寫意樁景 長江日報記者劉帥 攝
長江日報訊(記者劉帥通訊員馮欣鄒卉)“沒想到這么好聞,我真的不想走了!”1月23日下午,市民游客程女士趁著天氣晴好,來到東湖梅園欣賞蠟梅展。當游覽至園內藝梅軒時,一株株芳香四溢的盆景蠟梅令她流連忘返,情愿暫停手中的拍攝,盡情細嗅馥郁梅香。
“這幾天天氣轉好氣溫回升,目前已經開放的蠟梅超過七成。”1月22日,中國梅花研究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江潤清向長江日報記者介紹,蠟梅花期較長,將可以持續至2月中旬。
天氣晴好的東湖梅園內,聚集了大量梅花愛好者和古風攝影人。“賞梅是貴含不貴開,梅花枝丫的形態,同樣別具審美韻味。”蠟梅園內,一位攝影愛好者對同伴說道。
在東湖梅園的梅文化館內,20多盆形態各異的古蠟梅漢派寫意樁景,錯落分布于庭院內。蠟梅金黃色的花朵低垂,顯露出一分含蓄嬌羞,枝丫則驚若游龍流轉,在靜態中蘊含張力。江潤清介紹,盆景中古蠟梅年份久遠,基本都在百年以上,其中最老的一株古蠟梅年份超過200年,都是東湖梅園從野生環境中移栽而來,得來非常不易。
當游客步入集中擺放古蠟梅漢派寫意樁景的梅藝軒,蠟梅的幽香襲人,令人沉醉流連。為何梅藝軒內蠟梅香氣如此濃郁?江潤清解釋:“主要是因為梅藝軒屬于半封閉室內空間,因此留住了蠟梅香氣,另一原因則是蠟梅香氣屬于濃香型,遠處即可聞到,而梅花屬于清香型,暗香需要在不經意間捕捉。”
梅花節四大創意活動讓您“梅”開眼笑
長江日報訊(記者劉帥通訊員馮欣鄒卉)本月底,隨著梅花逐漸開放,東湖梅園將迎來“雙梅”同賞盛況。今年東湖梅花節亮點紛呈,花期預報提前告知游客花開進度,古風創意景觀點邀請愛梅人來拍照,“梅開五福”小游戲贏取門票,梅花樁景大師傳授家養梅花技藝等。
“賞梅花期預報”花期早知道
“每年游客最關心的就是梅花開多少了,擔心來到梅園撲空。今年我們開通了花期預報服務,市民游客可以在多個平臺了解花開進度。”東湖梅園負責人表示,“賞梅花期預報”將緊隨梅花開放進度,以直播、視頻的方式,實時跟蹤園內開花盛況,讓游客安心前往。
1月30日梅花節開幕后,“賞梅花期預報”將以每周兩次的頻率在長江日報App客戶端專題推送,市民游客可結合天氣預報和花期預報綜合判斷,擇機前往。
古風創意觀景點“喜上梅梢”
梅花因不畏苦寒、傲雪吐香的姿態受到推崇,東湖梅園內的古梅花樹,也一直受到不少年長市民的厚愛,每年都到東湖古梅樹下合影一次,成為他們春節期間的一種慣例。為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梅花精神、樹立良好家風,長江日報面向市民征集對東湖梅花、梅花文化情有獨鐘的文化名人、熱心市民,講述與梅花有關的故事,并邀請賞花游客在東湖梅園精心打造的古風創意觀景點“打卡”,在古風清韻的梅花下合影紀念。有興趣參與的市民可將您與東湖梅園、梅花的故事、以及姓名聯系方式統一發送至郵箱1228357507@qq.com。
“梅開五福”線上小游戲送門票
民間自古有“梅開五福”的說法,即梅花五個花瓣代表福、祿、壽、禧、財五個吉祥神,因此梅花常被看作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征。春節期間,一款“梅開五福”小游戲即將上線以饗長江日報讀者,能否贏得梅花祝福,將取決于您和家人對中國梅花詩詞的熟悉,在猜詩詞通關的歡笑聲中,將為親人送去最真摯的祝福。
“以梅會友”大師與你共敘梅文化
東湖梅園憑什么摘下“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和“中國梅花品種資源圃”這兩塊全國唯一的“國字號”金字招牌?深耕30載的東湖梅花培植核心技術、全國獨樹一幟的漢派梅花樁景、世所稱頌的東湖梅花精神……這些東湖梅園的寶貴故事,您是否想詳細了解?春節后,東湖梅花、精彩繼續上演,“東湖大講堂”力邀各界文藝大咖免費開課,以梅會友、賞梅花詠梅詩,分享梅花私藏。東湖梅園的前世今生、東湖梅園奠基人“梅癡”趙守邊和梅花院士陳俊愉的偉大友情,梅花詩詞的精妙傳神,以及梅花畫作、攝影作品的浪漫寫意,甚至于梅花盆景的栽種培植……東湖大講堂里,將有您想了解梅花的一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