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鄂中特委舊址位于天門市皂市鎮西正街。在革命戰爭年代,皂市鎮是漢(口)宜(昌)公路上的一個交通樞紐,是天門、京山、應城三縣交界處商貿繁榮的集散地。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中共湖北省(工)委通過國共合作統戰關系,開辦農村合作事業,指導抗戰訓練班,皂市成為抗戰前哨和后勤保障基地,同時也成為鄂中抗日游擊斗爭的重要支點。1937年12月17日,陶鑄從武漢帶領60多名愛國青年,乘小火輪經汈汊湖到達皂市,后到應城湯池,創辦湯池訓練班,先后有大批學員在皂市從事過抗日救亡的宣傳,發動群眾成立抗日救亡團體,開辦米油廠,為湯池訓練班提供了后勤保障,并為抗日游擊武裝提供物資和經費。
為了恢復發展鄂中各縣的黨組織,在皂市建立了書報流通社,發行黨的進步書報。湯池訓練班黨組織由最初的特別支部發展到中心縣委,隨著各縣黨組織的恢復建立,1938年6月,中共鄂中特委在皂市成立,先后由劉青、何彬、楊學誠任書記。鄂中特委根據抗日救亡運動形勢的發展,在陶鑄指導下,購買24支德國造駁殼槍,建立了最早的湯池游擊大隊,由皂市小學教員魯爾瑛任大隊長。此后,應城、京山、天門等地均建立了規模不等的游擊大隊。
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皂市鎮委、鎮政府組織維修中共鄂中特委舊址,并掛牌予以保護。
中共鄂中特委舊址于2005年5月被天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天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