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房縣是中華詩祖、周朝太師尹吉甫故里、“食邑地”,這里不僅有尹吉甫的家廟、宗嗣、老宅、墓、碑等文物遺跡,而且尹吉甫傳說故事、詩經民歌至今廣為流傳。尹吉甫傳說具有重要的文學研究價值,可填補我國文學史及其民間文化方面的某些空白,是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據明代《鄖陽府志》載:“尹吉甫,房陵人,食采于房,卒葬房之青峰山”。尹吉甫傳說不僅在社會上廣為流傳,而且在尹吉甫后裔中也代代傳承。據統計,房縣及外遷到鄰近的丹江口市官山鎮、鹽池河鄉、茅箭區茅塔鄉等地合計有尹姓326戶1226人,許多家庭能講尹吉甫傳說故事,以此為榮。 多年來,省市縣文化部門、省民協、十堰市民俗學會,組織專家學者深入房縣采風,研究尹吉甫傳說,現已搜集挖掘有關資料100多萬字、錄音帶20多盤、數碼錄音100多兆及錄像帶10多盤,拍攝照片資料1萬多張。通過挖掘整理,引起一些媒體紛紛宣傳,先后被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社、中國文化報等百余家媒體刊登,受到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房縣尹吉甫傳說,蘊藏豐富,頗具特色,極具研究價值,主要具有5點特性,即:民間傳說的特殊地域性、廣泛的流傳性、歷史人物研究的參考性、《詩經》民歌的傳承性及具有民間的認同性;同時具有5個方面的重要研究價值,即:歷史研究價值、文學研究價值、古建筑藝術研究價值、社會價值和旅游經濟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