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呼和浩特1月27日電 題:內蒙古文化交流中的“港澳聲音”
記者 烏婭娜
“一提起內蒙古,不應僅僅想到草原和羊肉,這里蘊含的深厚草原文化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內蒙古可以大膽弘揚草原文化,不必客氣。”來自香港的政協委員陳健文在內蒙古自治區政協會議上建言道。
近年來,內蒙古對外文化交流呈現如火如荼開展之勢,各類民俗活動、文化團體、文藝演出紛紛“走出去”,歐洲、越南、日本、韓國及港、澳、臺地區等都能看到草原文化的身影。文化部還推出了“歡樂春節”“天涯共此時”等大型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以及中國文化年、文化周等活動,為草原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內蒙古政協有26位來自香港和澳門的委員,每年跨越幾千公里“北上”參會,在扶貧、旅游、資源等領域建言獻策,也用投資、合作、宣傳推廣等方式助力內蒙古的發展。
陳健文說:“當我第一次聽到‘烏蘭牧騎’這個團隊時,他們克服環境、為民服務的精神令我深深感動,我提交的《在‘一帶一路’上堅持烏蘭牧騎進行文化傳播》的提案目前已得到有關部門的答復。”
陳健文介紹:“文化部外聯局、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負責同志都表示,要積極引進烏蘭牧騎赴港澳開展文化交流活動,讓瑰麗的草原文化和中華文化走近港澳地區,讓港澳民眾對烏蘭牧騎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知,參與到國家‘一帶一路’文化建設和與港澳臺進行文化交流中來。”
來自香港的蔡彬彬是內蒙古政協會議上的四屆“老委員”,他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坦言道:“草原文化可以影響全世界,但是目前官方在對外文化宣傳方面還沒有系統布局,港澳委員只能做到以點帶面,力量還是比較薄弱。但欣慰的是,政府已經意識到打‘文化牌’將帶來等多益處。”
在一周前召開的內蒙古文化和旅游工作上,內蒙古文化和旅游廳廳長賀志亮表示,2019年內蒙古將舉辦第六次中俄蒙三國五地聯席會議、協辦第四次中俄蒙三國旅游部長會議、聯合開展中俄蒙“文化那達慕”等系列文化活動,還將深入開展與港澳臺地區的交流合作,赴港舉辦慶祝建國70周年演出活動。
諸多港澳委員表示,發展旅游業是讓外界了解內蒙古最直接的渠道,用好風光和好文化吸引人們“走進”內蒙古從而“留下”做點什么。
參會的9位澳門委員聯名向大會提交了《關于促進內蒙古生態保護和旅游業發展的建議》提案,內容涉及建立健全環境保護體系、整合旅游資源、旅游發展基金的投資方向和額度傾斜等。
澳門委員何金明同時建言關注兩地年輕人的文化交流,他提出了未來一年的期盼:“若想一個地區發展好,那么首先這里的年輕人要好。很多港澳年輕人對內蒙古了解甚少,2019年恰逢‘五四運動’一百周年,以此為契機,港澳地區的青年一代可以與內蒙古的青年互動起來,共同參與一些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