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晚”前,村里文藝氣氛濃,孩子們都像模像樣地學習表演

返鄉學生演員在村里排練

上臺演出前,認真化妝

返鄉大學生與海歸留學生共同擔當“春晚”主持人

“春晚”小演員,帥氣萌萌噠

2019年第十一屆新集村李家崗“春晚”現場爆滿,座無虛席
大年三十,記者在黃陂區六指街李家崗灣親歷了一場“春晚”。9時,300只紅燈籠掛滿新集村李家崗灣,營造出濃濃的年味,到處張燈結彩,鑼鼓喧天、歡聲笑語,祝福聲連連。演員們緊張彩排、化妝,做著各種演出前的準備,孩子們一旁戲笑、玩耍,老人們嗑瓜子、拉家常,一派祥和其樂融融的景象。
鄉賢李守斌說,“春晚”由李家崗灣鄉賢理事會組織、出資,每年由11名鄉賢輪值負責籌辦,今年“春晚”是連續第11年舉辦,每年中旬開始張羅,演員限本村老少及親友團成員,主題要求傳播正能量,傳承鄉賢文化,展現文明、和諧李家崗的奮斗精神和輝煌成就,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格調健康向上。
如今“春晚”成了農村的“文化嘉年華”:務工求學的年輕人“趕回來了”,嫁出去的姑娘“趕回來了”,轉身就在家門口登上舞臺成為演員,“春晚”激發了農民參與文化生活的熱情。
下午3時18分,第十一屆李家崗灣春晚正式開始。今年“春晚”節目形式多樣,小品、歌舞、楚劇和游戲等,節目融入當前熱點和鄰里生活,節目內容有所創新,增強觀賞性。其間穿插給全村七旬以上老人拜年、發紅包環節,彰顯孝文化。
村民李先生對“春晚”贊不絕口,他說,“春晚”“土”得有味道,讓他找到了小時候的味道,嗅到了鄉土氣息,喚醒記憶,留住鄉愁。
黃陂區六指街相關負責人表示,李家崗灣村民們積極參與、舉辦熱熱鬧鬧的“春晚”,各級政府十分支持、鼓勵,六指街今年還專門送來兩個節目參加演出。“春晚”漸成當地農民的自覺行動,也漸漸成為鄉村過年的新年俗。
“春晚”的背后,是新時代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文化自信,是鄉村振興的脈動,更是農村新文化自覺。
長江日報記者劉斌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