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湖燈會上演非遺民俗表演“火龍鋼花”
長江日報訊(記者程艷鐘磬如通訊員周顏佳實習生張越)帶聲光的花燈、非遺民俗表演“火龍鋼花”、數字孔明燈……今年的東湖燈會,現代高科技感十足。這種文化傳統與現代高科技相結合的東湖燈會,深受江城市民喜愛。目前燈會開放時間將延長至2月24日。
“寶寶,你看,以前只有在北方才能看到的‘火龍鋼花’,我們在武漢也能看到!”2月19日晚,市民張女士和家人到武漢歡樂谷賞東湖燈會。在大型金字塔燈組“尼羅河秘境”前,千度鋼水形成炫金火焰,紅色火龍穿梭于紛紛揚揚的“鋼花雨”中,與88組10萬盞花燈相映成趣。年輕姑娘們身著漢服來賞燈自拍,“祈天燈慶團圓”活動吸引大批游客參與,巨大的數字天燈墻上飄起一盞盞古色古香的孔明燈,伴隨天燈升起,美麗的焰火照亮夜空。
武漢歡樂谷負責人表示:“元宵放燈是自古以來的節日傳統,數字天燈墻既能滿足大家放燈祈福的心愿,也能讓游客感受科技的魅力。”
談及武漢元宵節花燈的變化,湖北花燈非遺傳承人劉國瑞老人回憶:“以前的花燈,在燈籠里點蠟燭。再看看今年歡樂谷的花燈,節能環保的LED早已取代了蠟燭,現代感越來越強。”劉國瑞印象最深的還有非遺“火龍鋼花”表演,他希望更多的年輕人愿意了解、學習非遺文化和技藝,“傳統花燈制作和‘火龍鋼花’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發揚光大,一代代傳承下去。”
對東湖燈會非遺民俗表演和民俗文化的提升,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方愛平教授表示:“如今,很多民間民俗文化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此次東湖燈會弘揚了傳統文化,深受市民游客喜愛。應該加強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推廣。隨著城市化發展,一些元宵節民俗工藝隨著農村人口來到城市,如何整理弘揚這些民間工藝,成為城市的特色符號,值得我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