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長江日報記者今日獲悉
國家文物局已發函
正式同意將“萬里茶道”
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萬里茶道“路線示意圖
“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涉及我國的八個省份,其中,武漢推薦申報3處文化遺產,分別是江漢關大樓、漢口俄商近代建筑群和大智門火車站。
按照《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規定,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預備名單》是申報世界遺產的先決條件。
對每個國家來說,世界遺產預備名單是該國認為其境內符合申報世界遺產條件的遺產的詳細目錄,締約國要在《預備名單》中列出該國未來數年內要申報的、認為具有潛在的突出的普遍價值的文化或自然遺產的詳細信息。
雖然預備遺產由締約國自行上報,且數量不受限制,但如果締約國提交申報的世界遺產未曾列入該國的《預備名單》,世界遺產委員會將不予考慮。由此可見“萬里茶道”進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重要性。
國家文物局要求,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和文物行政部門,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國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試行)》的規定,進一步做好“萬里茶道”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
萬里茶道申遺大事記
● 2014年8月,長江日報社和江岸區人民政府開啟重走“中俄萬里茶道”之旅,以聚合沿途8省區3國的力量申遺。18人組成的采訪團,從漢口江灘茶葉碼頭遺址出發,循著17世紀-20世紀初茶葉貿易之路的主線,駕車經天門、襄陽、賒店、榆次、呼和浩特、烏蘭巴托、恰克圖、伊爾庫茨克、莫斯科等城市,最后到達圣彼得堡,56天行程14627公里。

2014年9月17日,采訪團尋訪俄羅斯托木斯克地方志博物館,館內珍藏印有“漢口”字樣的茶磚

2014年9月28日,莫斯科當地經營多年、至今仍在銷售中國茶的茶樓,樓內的中國式裝飾雕塑精美絢麗 特派記者胡冬冬 攝

長江日報編輯部的采訪成果匯集成此書
● 2014年10月25日,中俄萬里茶道沿線17座城市市長、代表,共同簽署《中俄萬里茶道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武漢共識》,一致同意:各方共同努力,申請中俄萬里茶道為世界文化遺產。
● 2015年4月28日,八省一市“萬里茶道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推進會”在漢舉行,正式明確湖北省為萬里茶道申遺的牽頭省份,武漢市為牽頭城市。會議上,“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揭牌,初步確定了武漢市、赤壁市、武夷山市等28個萬里茶道申遺節點城市。
● 2017年6月21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湖北省文物局獲悉,萬里茶道國內段沿線8省文物部門和萬里茶道聯合申遺辦聯合行文,將申遺預備清單文本正式提交國家文物局。其中,武漢3處推薦遺產點入列,分別是江漢關大樓、漢口俄商近代建筑群和大智門火車站。
● 2018年4月25日,萬里茶道沿線8省(區)文物局及武漢市聯合申遺辦研究確定了2018年申遺工作計劃。國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遺產司世界文化遺產處副調研員黃曉帆指出,茶、咖啡、葡萄酒是世界三大飲品,在全球世界遺產中,咖啡、葡萄酒都有了,但是沒有茶的項目,國家文物局將全力支持茶文化相關的世界遺產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