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龐大的四庫全書館藏令教科文組織官員驚嘆。 申冉 攝
中新網南京4月4日電(記者 申冉)“這里簡直就是一座書籍的宮殿。”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主席Dhirendra Bhatnagar在參觀南京圖書館古籍部時,連連驚嘆。這座中國第三大圖書館內館藏的古籍,令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代表和教科文組織官員大開眼界。

隨時留下影像記錄,成為青年代表的“標配”。 申冉 攝
此次文化與創意之旅是第三屆“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的“熱身活動”之一,該論壇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長沙市人民政府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自4月3日至6日,一百余名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青年代表、聯合國青年領袖代表,將圍繞“文化遺產保護與創意創新發展”“文學與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等主題,在南京進行深入研討和交流。

各國青年代表在體驗傳統文化遺產。 申冉 攝
當天,論壇代表走進了南京圖書館,這座前身可追溯到清代1907年的國家級圖書館,藏書總量已超過1200萬冊,其中古籍160萬冊。
在參觀南京圖書館館藏的全套影印本四庫全書時,青年代表們不禁湊近書架仔細觀賞。
“這里的古典書籍有著我無法想象的龐大數量。”來自毛里求斯的20歲大學生Kavina Ragoo興奮地說,自己是第一次來到中國,也是第一次參觀這樣大的圖書館,“每一本古書都有著悠長的歷史,讓我了解到幾千年前的文化是怎樣傳播的。”

南京圖書館里的古籍修復。 申冉 攝
“這是一座偉大書籍和知識的寶庫,不僅是留給中國人的,同時也是為全世界作出了重要的貢獻。”Dhirendra Bhatnagar在仔細觀看了南京圖書館的古籍修復后,饒有興趣地與南京圖書館研究部主任徐憶農進行了探討,當聽到這里不僅可以修復中國古籍,同時也可以修復外文古籍時,顯得非常驚喜。
Dhirendra Bhatnagar認為,“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交流活動,當世界被‘互聯網化’,越來越多的學生總是‘掛在網上’時,這樣的探訪可以讓現在的年輕人了解過去人們是怎樣獲取知識,怎樣互相交流的。”
邊走邊拍攝的Kavina Ragoo告訴記者,她會把每天參觀的內容拍攝下來,發給自己的學校,“工作人員會挑選有趣的部分發布在大學的官網上,讓我的同學們也可以與我一起感受這趟中國之旅。”
當天,各國青年代表們還參觀考察了江寧織造博物館、南京師范大學“書衣坊”、先鋒書店等地,并就各自所在城市或國家的文化特點,進行了創意分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