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7日,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茅永紅參觀了“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 長江日報記者胡冬冬 攝
走上主席臺領獎,總書記向我點頭問好
在本次大會上,作為社區黨建和治理創新的探索者,茅永紅受到黨中央、國務院表彰。
在長江日報網絡直播現場,茅永紅第一時間接受了長江日報記者采訪。回憶起上午在人民大會堂主席臺上的頒獎場景,他無比激動:“我是第三批第二個上去領獎的,當我路過習近平總書記跟前的時候,看到總書記跟我點頭,我就停頓了一下,跟習近平總書記說了一句話,問總書記好!總書記也向我問好。”
大會現場,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時,茅永紅聽得格外認真。他自己在心里默默數了下,會場先后響起32次掌聲,最后一次是長時間的鼓掌。“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不僅總結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而且展望了改革開放未來。”
“今天參加這次大會,黨中央、國務院給了我這么高的榮譽,我感到心情很激動,很高興!”面對直播鏡頭,茅永紅連連說道。站在賓館大廳“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向改革先鋒致敬”的紅色笑臉墻前,參會的代表、群眾紛紛上前,爭相與茅永紅合影留念,他笑呵呵地與大家熱情交流起來,一陣清脆的快門聲響起,攝影師定格一個個精彩的瞬間。
拿著由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紅色改革先鋒證書、金色改革先鋒獎章,茅永紅感慨地說,這個證書實際上很重。“對未來的工作,尤其是社區建設,我感到責任重大。”
“我到北京來領獎,是代表百步亭18萬居民群眾來領這個獎。”茅永紅說,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江岸區百步亭社區志愿者、老百姓積極支持,主動參與,探索社區建設和改革,這份榮譽是各級黨委、政府、群眾共同努力的結果。
讓百步亭這個“盆景”移植、推廣到全國
在茅永紅看來,改革先鋒也應是未來40年的先鋒。“我們要繼續發揮改革先鋒模范作用,持續引領深化改革。”
作為改革開放后涌現的最早一批民營企業家,64歲的茅永紅既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親歷者和推動者,也是百步亭社區建設和治理的開拓者、見證者、實踐者。
上世紀90年代初,受家鄉政府邀請,茅永紅回到武漢創業。彼時,國務院作出《關于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開啟了我國城鎮住房商品化的大門。經過一番慎重考慮,茅永紅決定轉行房地產市場。
1995年,茅永紅選擇江岸區后湖鄉百步亭一塊近千畝的荒地進行開發。而在此前,已有7家地產商來此考察,因地理位置、基礎設施等條件惡劣,先后退出。
他卻有自己的打算:這里地價便宜,適合普通大眾居住。在此后的百步亭社區建設中,茅永紅投資2億元建了9萬平方米的公共設施,投資8000多萬元建了4萬平方米的中心綠化廣場,投資500萬元建了老年大學……百步亭社區非贏利性投入達7億多元。
“老百姓不單需要可以住的房子,更需要一個幸福生活的家園。房地產開發不但要給百姓建好房子,還應幫他們一起來建設幸福的家園。”為把一塊荒涼的地塊打造成理想的社區,他花了整整兩年時間設計規劃,多次赴國外考察,并向中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請教。
最終,百步亭社區全國首開先河,將房地產的開發建設、政府對社區的職能管理和社區的物業服務三者結合起來,打造“建設、管理、服務”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這種“企業服務社區”發展模式,為我國城市社區建設探索了一條全新的社區管理之路。
在武漢市、江岸區的領導和支持下,百步亭社區建設突破了傳統的區-街-居委會管理型的行政體制,創辦全國第一個不設街道辦事處的新型社區。
2000年,百步亭社區黨委成立,實行大黨委制,“雙向進入、交叉任職”。茅永紅當選社區黨委書記。社區組織內的政府職能部門的公務員、居民自治組織的干部、開發公司、物業公司等都作為社區工作者,在社區黨委的領導下進行管理,共同為居民服務。
彼時,茅永紅又提出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文明社區”目標。針對社區居民的精神需求,茅永紅在百步亭社區倡導志愿者服務精神,開展關愛空巢老人、關注下崗職工等諸多互幫互助活動,讓社區變成一個和樂融融、以鄰為親的和諧大家庭。
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發展,百步亭社區如今已經形成“黨的領導、政府服務、居民自治、市場運作”的管理機制,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三方聯動”服務機制,成為了一個“居民急難問題隨時解決,小事不過夜,大事不隔天,糾紛不出樓棟,矛盾不出苑區”的和諧大家庭。
如今的百步亭社區發展到占地6平方公里,生活著18萬多居民。百步亭社區被評為全國文明社區示范點,成為獲得首屆“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的唯一社區。
茅永紅表示,在社區治理領域,百步亭社區不光是有一個“盆景”,這個“盆景”還要移植、推廣到全國,在全國形成“大花園”。這是未來改革路上百步亭人的使命和任務。
哪怕付出生命,也要投身改革浪潮
“今天,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吹響了進軍下一個改革開放40年的沖鋒號,全面深化改革再起航。”茅永紅激動地說,這意味著,改革開放走到一個新的起點,將開啟一段新的征程。
茅永紅說,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40年來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舍的,而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用勤勞、智慧、勇氣干出來的!聽聞這些話,他深有感觸。在他看來,改革先鋒既是對過去40年成績的總結肯定,也是對當好未來改革先鋒的激勵和鞭策。“我們要繼續發揮改革先鋒模范作用,持續引領全面深化改革。”
“為了中國的改革,我們要不折不扣,甚至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投身到改革的浪潮中,勇于擔起這個重擔。”茅永紅說,大家要想在前面去,跑在前面去,闖在前面去,干在前面去,進一步探索創新,深化改革,加倍改革,不斷提升老百姓生活水平質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不懈努力,實現強國、強軍、富民目標。
未來深化改革,要進一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經濟是基礎,基層更是基礎。我們一定要進一步深化、拓寬改革,為黨、為國家把基層基礎打牢,讓上層建筑更加穩固。”茅永紅充滿信心地說道。
長江日報特派記者譚德磊 通訊員李姍 發自北京
(作者: 編輯: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