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何倩楠
“我們握著的,不僅僅是一只粉筆,是學生的未來,家長的未來,是很多家庭的全部。”
——趙生財
時間回溯到1983年,那一年,年僅19歲的趙生財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任教第一天,父親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孩子,既然咱當了老師,就要當出個樣子,要好好地教咱們農村娃娃,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他牢牢地記住了父親的這番話。

大通五中校園 魯丹陽 攝
1985年9月10日,21歲的他獲得了人生中第一個優秀教師榮譽,從此之后,教書便成了他愿意為之奉獻一生的追求。

人生中獲得的第一個優秀教師 魯丹陽 攝
懷著這樣的心情,他在三尺講臺站了36年,從風華正茂站到滿頭風霜....。。

上課中的趙生財老師 魯丹陽 攝
“孩子們的笑臉
能讓我忘記自己是個癌癥患者”
3月25日下午14點40分,是課間休息時間,在青海省西寧市大通五中六年級(1)班教室里,趙生財被學生們圍住問問題。

課間輔導 魯丹陽 攝
上課鈴聲響起,孩子們回到座位上,他緩緩踏上講臺,開始了今天的數學課。
如果不告訴你,你是看不出他是一位癌癥患者的。
2013年10月,趙生財體重驟減,頭發大把掉落,腰部時常伴有鉆心的疼痛。在家人的陪伴下,先后去蘭州、北京的醫院檢查,最終被確診患上了前列腺癌和腎上腺腫瘤。

學生們爭先問問題 魯丹陽 攝
在北京接受前列腺癌手術治療后,他身體素質便大不如前,醫生建議他的腎上腺腫瘤不適合再做手術,還是保守治療。從此,每日4點起床吃化療藥物,便成了一種習慣。

趙生財老師 魯丹陽 攝
最初那段日子,趙生財特別害怕夜幕的降臨,怕一閉上眼就永遠醒不過來了。晚上整宿整宿的睡不著,白天趴在床上迷迷糊糊一整天。

上課中的趙生財老師 魯丹陽 攝
也是那段日子,他瘋狂地懷念孩子們的笑臉。當病情稍稍穩定,趙生財便不顧家人的勸阻,堅持回到學校上課。

上課中的趙生財老師 魯丹陽 攝
學校領導擔心趙老師的身體吃不消,多次勸他回家休養,可趙老師說:“與其在家等死,我寧愿回到學校。看著孩子們的笑臉,能讓我忘記自己是個癌癥患者,忘記自己的病痛。”

大家都答對了 魯丹陽 攝
“健健康康地活著,是我得到的回報”
長期服藥,會帶來的副作用很大,腰疼、腿腫、氣喘,剛做完手術那幾年,45分鐘的講課會讓他很疲倦,站不住的時候,他不得不靠在講臺上,忍不住腰痛時,他便兩條腿輪流跪在凳子上緩解疼痛,從不會耽誤講課。

這一點要注意 魯丹陽 攝
一次校園晨掃時,趙生財暈倒了。被送到了醫院后,本想好好休息一段時間。看著搭檔老師帶來的試卷,孩子們成績下降得厲害,沒休息多久的他又回到了講臺上。

走一起去教室 魯丹陽 攝
“我帶的是畢業班,離開太久,怕他們成績落下的太多,反正我也休息了一陣。”趙生財緩了一口氣說道,“而且待在家里,時間過得很慢,回到學校,我的日子也充實一些。”

認真聽課的孩子們 魯丹陽 攝
“回到崗位后,雖然很辛苦,但我覺得我‘因禍得福’了。我的身體越來越好了,我現在健健康康的活著,就是我給我的回報。”
“學生們知道我生病后,比以前更用功、更聽話、更懂事,在我的課上表現得很好。”

認真聽課的孩子們 魯丹陽 攝
去年,他接手的畢業班,從全縣13名成為了全縣第3名。他卻將這些歸功于孩子們的懂事。
“他們這么支持我,是對我的一種肯定,給了我繼續堅持下去的勇氣。看到他們的成績提升了,我很欣慰。”

什么是比例? 魯丹陽 攝
正能量的“代言人”
如果沒有生病,55歲的趙生財,也已到了退休的年齡,但他舍不得孩子們的笑臉,也舍不下共事多年的同事們。

和搭檔討論問題 魯丹陽 攝
“學校里教師資源少,有70%都是和我一般年齡的老教師,走掉一個老師,好幾個班的課程就會壓到別的老師身上。我還能干,就不給別人添麻煩了。”

班主任會議 魯丹陽 攝
和他搭檔的副校長章輝平這樣評價他,“趙老師是一枚真善美的種子,播撒下去,便能帶動一個群體。在帶動大家的同時,他能急別人所急,想別人所想。當誰遇到什么問題,他一定會主動來請纓,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和搭檔商量一下 魯丹陽 攝
36年的悠悠歲月,趙生財始終工作在鄉村教育第一線,他帶過的每一個班級都有著良好的班風,教學成績年年超過全縣平均成績,名列同類學校前茅。

我們喜歡的鄉村工作三十年證書 魯丹陽 攝
他熱愛學生,理解家長、幫助同事,在大家的眼中,他是一個學生喜歡、家長稱贊、同事尊重的好老師,他把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獻給了鄉村教育事業。

批改作業 魯丹陽 攝
他也先后被評為“西寧市優秀教師”、“西寧市優秀班主任”、“大通縣優秀教師”、“大通縣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

證書一角 魯丹陽 攝
但他卻說,“我得到這么多成績,離不開家人的關心,同事的幫助,學生的支持。是他們,成就了今天的我,這些榮耀是屬于大家的。”
他和他們的愿望
在不熟悉他時,總覺得他很嚴肅!
面對我們的采訪,趙生財也是一臉地嚴肅認真,他總強調,“我的事情很普通,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
“我既然要教育人,首先要身先示范。我只是想給孩子們看看,我是如何做人、做事的。”

“普通的”趙老師 魯丹陽 攝
“我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我帶過的學生都能有出息。”

認真聽講的孩子們 魯丹陽 攝
而趙老師的辛苦和苦心,孩子們也都懂。
“剛開始會覺得趙老師很嚴肅,但接觸后你就會發現他是個非常和藹的人,他的教學也很幽默。”已經升初一的李達文這樣說,“我之前覺得數學很枯燥,自從趙老師帶了我們后,他幽默的教學方式,讓我漸漸喜歡上了數學。”
“看著帶病堅持的趙老師,我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學習成績提上去,考上理想的院校。”
“也祝愿趙老師能夠徹底戰勝病魔。”
這,也是我們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