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 冰
四月的京郊,春風蕩漾。轉眼間,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即將迎來屬于它的精彩時刻,以姹紫嫣紅靜候著地球村里的賓朋貴客。時隔二十載,繼1999年昆明世園會后,國際最高級別的園藝博覽會再次來到中國,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和建設美麗中國的生動實踐。11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從五湖四海相聚于此,展開一場世界范圍內有關生態文明的精彩對話,共赴這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之約”。
本次世園會展出規模之大、參展方數量之多,刷新了A1類世園會歷史紀錄。圍繞“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的辦會主題,堅持“讓園藝融入自然讓自然感動心靈”的辦會理念,從規劃、設計、建設到運營、后續利用等各個環節,全過程貫穿“生態優先”理念,宛如一扇通向全球的綠色之窗,向世界人民展示著中國的生態之美。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奏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華美樂章。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黨的十九大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為我們科學把握和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生態文明和國土綠化建設力度,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2013年至2018年,全國完成造林0.4億公頃,森林面積達2.15億公頃;國家儲備林制度初步建立,建設和劃定國家儲備林318萬公頃;草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勢頭得到遏制,綜合植被蓋度超過55.7%……從山水林田湖草的“生命共同體”初具規模,到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生產生活,都告訴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生態文明建設唯有馳而不息,久久為功,才能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奏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華美樂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底色越來越綠。綠色是美好生活的基礎、人民群眾的期盼。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加大生態文明和國土綠化建設力度,綠色發展的美麗畫卷在中國大地徐徐展開。中國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持續縮減;清潔能源占比不斷加大,工業企業排放達標率大幅提升,散煤治理、黑臭水體治理成效明顯……如今,北京世園會正成為踐行“美麗中國”的生動典范和樣板標桿,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判斷。相信只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底色必將越來越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景也必將越來越多。
攜手建設綠色美好家園,共同走好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黨的十九大發出新的綠色發展號令,“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多年來,中國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以身體力行的擔當實踐刻畫出在這顆藍色星球上的綠色足跡:積極主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堅定落實《巴黎協定》;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為全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做出突出貢獻;推動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連續多年開辦防沙治沙國際培訓班,幫助非洲等地發展清潔能源……如今,世界的綠色發展智慧將在北京交匯碰撞,再次向世人昭示了我們建設美麗家園、美麗中國、美麗世界的決心和信心,北京世園會也成為我們向世界講述生態文明建設歷程、展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愿景的亮麗舞臺。相信,在新時代,只要各國人民攜手同行,共同走好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就一定能建設出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新世界。
璀璨花千樹,芳菲四月天。站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上,北京世園會張開懷抱迎接八方來客,詮釋世界園藝新境界,樹立“美麗中國”新典范,讓世界更好地感知中國,讓文明更好地交流互鑒。我們堅信,一個和諧而美好的中國,必將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園”中精彩綻放,在中華大地上留下一片綠色的美麗印記。(王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