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1、193∶1,中戲、上戲表演專業招生考試報名錄取比例再創新高
藝考生,“你為何而來”是一道必答題
■本報記者 童薇菁
春節假期剛過,表演類本科招生考試已在全國范圍內拉開大幕。這幾天,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率先開考,昨天上午8時記者在上戲門口看見不少拖著行李箱,戴著厚厚圍巾的考生,他們有的在背臺詞、壓腿做著準備工作,有的則自拍或聊天“降壓”。一旁是不少面露焦急神色的考生家長。
今年藝考持續升溫,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報名錄取比例高達229∶1,相關考生比去年增加4500余人。上戲表演專業的報名錄取比例也從去年的126∶1增長到今年的193∶1,7727人將爭奪40個招生名額。
記者發現,不少考生報考不止一所藝術院校,參加完北京、上海的考試之后,還去南京等地“趕考”,還有考生通過選擇相對冷門的專業“繞道”進入娛樂圈。針對這一現象,業內人士提醒,別將藝考當做一場人生選擇的賭博,成才之路必須腳踏實地,藝考不是獲得文憑的捷徑,冷專業更不是進軍娛樂圈的跳板。
藝考生“趕考”忙,文化課這一關必須過
湖北考生張紫萱告訴記者,除了上戲之外,自己還報考了中戲、北電等多所藝術類院校。杭州考生欣越赴上戲參考之前,已在南京藝術學院等多所院校完成了初試、復試,體育生“出身”的她,為了這次藝考,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請專業老師進行培訓。考生秦瑤彬倩更直言,自己從北京來上海的飛機上還遇到了不少藝考生。
為提高中標率,不少考生和家長采取“全面撒網”的報考策略,一路報名一路趕考。不可否認,四處奔波的考生中,絕大多數懷揣著藝術理想,同樣需要注意的是,也正是流動藝考大軍無形間推高了藝考的競爭激烈程度,為藝考培訓機構的存在提供了生存土壤。有考生在進考場前平靜地對記者說“很可能有一半人會失望”,也有人說“感覺幾萬元的培訓效果也不是很大”。
如此藝考為哪般?有考生直言不諱,參加藝考的目的就是想要念大學,因為藝考感覺上“比較簡單”。還有人將舞臺美術、木偶表演等一些相對冷門的專業當作“跳板”,使之成為獲取大學本科文憑或是進入影視圈一圓明星夢的捷徑。今年上戲舞臺美術專業相比去年報考人數翻了三倍,招錄比例接近50∶1。另一“冷專業”——只招18人的木偶表演專業,去年有1380多人報考,今年該專業的報考人數已超過2000人。
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認為,藝考不是所謂高考洼地,藝術專業選拔必須有“規格”,要讓更多綜合素養高的學生進入藝術培養的序列。近年來,不少藝術院校要求表演專業的考生高考文化課成績要達到考生所在省藝術類本科的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這意味著即便考生專業課再優秀,文化課這一關也必須過。而根據教育部的要求,文化課考試要求還將逐年提高,可以看出藝考不再是一條升學的捷徑,藝術培養的資源正在向真正需要的人傾斜。
學做明星之前,先得靜下心學會做人
在泛娛樂的商業浪潮下,不少藝術院校的老師也提醒考生,極度商品化的演員不是好演員。面對娛樂圈的種種誘惑,學會做人、做學問比學會演戲當明星更重要。
一些表演系考生尚在培訓機構或還未正式走進校園,就按捺不住與經紀公司簽約接戲、拍攝廣告、接商業活動,按資方的要求頻繁整容……面對這些急不可耐之舉,作為演藝人才培養的“第一關”,不少招生院校近年來反復強調:顏值并不是入學的通行證,藝術專業也不是一夜成名、迅速斂財的培訓班。近年來一系列標準和措施相繼出臺,比如考場上當場發卸妝水讓考生“洗凈鉛華”,或者給整容者當場打“零分”等,就是為了杜絕行業內的某些不良風氣和浮躁心態影響校園的純凈。
“演員之美不在于皮相,而在于情操,在于德行,在于心靈。”上海戲劇學院黨委副書記胡敏為心中的理想學生畫像,“考生對表演藝術的敬畏感和純粹心是學校最為看重的?!薄澳銥楹味鴣怼背蔀檫@屆考生在考試中必須回答且自省的問題。
今年上戲表演系本科招生大大簡化了初試環節,但在復試、三試提升了難度,增加了考官與學生面對面交談的時間,考察重點也不在于技巧和能力,而是捕捉學生對表演真實的想法和態度。
記者手記
用什么抵御泛娛樂帶來的逐利誘惑
“考生對表演藝術的敬畏感和純粹心是學校最為看重的?!辈稍L中,為何而來這道自省的必回題給記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抵御泛娛樂帶來的誘惑是藝考生跨進藝術院校前的“準第一課”。
今天走進藝考考場的00后是伴隨著“造星”工業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浸潤在消費娛樂的氛圍中,面對不同價值取向的選擇和沖突。這些演藝圈未來的主力,將以怎樣的職業面貌和價值操守走上舞臺,進而走進他們的觀眾心中,是藝術教育、演藝圈需要面對的問題,也關乎社會的健康。一段時間以來,娛樂圈負面新聞,讓更多人意識到“德藝雙馨”不能僅僅是一種追求,“藝德”是娛樂圈中不少人需要惡補的一課。
道德責任以自覺自愿地承擔為最高境界,這是康德的名言。之所以強調藝德建設,一方面是因為藝考生在可以被塑造和引領的年紀,需要更多正面的鼓勵和規則意識的培育,更是因為在法律和合同的外在約束以外,內化品德是更有效的自制力,是在泛娛樂帶來的逐利誘惑面前做出正確選擇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