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3月28日訊(記者陳凌燕)天地浩蕩,潮起潮落,有些人以才干和意志站上潮頭,引領風騷。“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將于本月30日(星期六)晚在北京鳳凰中心華美登場,鳳凰衛視各頻道也將向全球播出頒獎禮盛況。

海報
你可留意本報App“看楚天”和官方微博,我們的特派記者將在第一時間發布盛典消息,并為你直播紅毯盛況及獲獎人的幕后花絮。
“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由鳳凰衛視及鳳凰網發起,中國新聞社及世界華文媒體集團聯合發起,并連同二十余家海內外最富影響力的華語媒體共同主辦。自2007年首屆舉辦,秉持向每一年度在科學研究、公共事務、體育競技、文化藝術等不同領域里做出卓越貢獻的杰出華人致敬。楊振寧、袁隆平、金庸、貝聿銘、程開甲等獲頒終身成就獎,神舟7號航天員團隊、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合作組、北斗系統研制團隊以及關穎姍、李連杰、姚明、李安、瓊中女足等獲頒“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今年的獲獎者,每一位都成就斐然,光芒燦燦。
【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無腳登山家夏伯渝】

五次挑戰珠峰,在69歲時成功登頂,這是登山家夏伯渝的故事。而更令人震驚的是,他是一位雙腿截肢的殘障人士。
夏伯渝1949年生于重慶,1975年攀登珠峰時遭遇暴風雪,止步于8600米,下撤過程中他將睡袋讓給隊友導致雙腳凍傷截肢,因反復感染,他又經歷了二次截肢、淋巴癌、血栓等病痛。
身體殘疾并沒有影響夏伯渝對登山的熱情,2014年開始,他繼續實施登頂珠峰計劃。但2014、2015兩年連續遭遇雪崩、地震,未能實現夢想;2016年他第四次攀登珠峰,在8750米處遇暴風雪被迫撤退,距終點只差94米;2018年5月14日,夏伯渝第五次挑戰,終于成功站上世界之巔,成為世界登頂珠峰年齡最大的殘疾人。這時距離他第一次挑戰珠峰,已經過去了43年。
在這43年里,夏伯渝自強不息、鍥而不舍,創造了生命的奇跡。今年2月,他獲得勞倫斯世界體育獎年度最佳時刻獎,成為繼姚明、劉翔、李娜之后,又一位獲得勞倫斯殊榮的中國人。
“我還要感謝珠峰,在去年我69歲第五次攀登珠峰的時候,它終于接納了我,使我成功登頂?!毕牟逭f。
【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地久天長》主創團隊】

一部電影,講述了一個中國家庭三十年間的故事。而它感動了整個世界。王小帥執導的《地久天長》在第69屆柏林電影節上獲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銀熊獎。
《地久天長》是王小帥《家園三部曲》中的首部作品,與他以前的作品相比,這部影片時間跨度更長,敘事背景更宏大,而他投入其中的感情也最多。在闡述自己的創作初衷時,王小帥說:“每一次的社會變遷,都會給每個人的生活,甚至一生的命運帶來影響?!?“生命只有一次,而告別竟如此漫長?!?/p>
這部電影從劇本到后期完成,歷時4年。主創團隊傾注了全部的精力,將大時代下普通人的命運表現得細膩又充分。電影放映媒體場時,175分鐘的片長,全程無一人離場,有人評價“影片大膽而又引人深思”“這不是一部電影,是愛、是生活”。
【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北斗工程團隊】

北斗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享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啟動研制,至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號正式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導航服務。
從1994年立項,到2003年建成,北斗一號系統讓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后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2004年,北斗二號正式立項研制,并于2006年成為國家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統面向亞太區域提供服務,成為了國際衛星導航系統四大服務商之一。立項于2009年12月的北斗三號,以沖刺的速度和領跑的姿態向前發展,在最近一年多的時間內圓滿完成了基本系統的超高密度發射任務,于2018年完成了10箭19星發射,不僅創下了世界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的新紀錄,還再次刷新了“中國速度”,在太空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衛星導航系統建設之路,向“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全球組網的目標又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嫦娥四號團隊】

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了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及巡視勘察任務。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飛向太空。2019年1月3日,它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的預選著陸區成功著陸。隨后,“玉兔二號”巡視器開始工作,由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的科學探測任務也陸續展開。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完成了兩器互拍,圖像傳回地球,實現了工程既定目標,同時也標志著嫦娥四號此次任務圓滿成功。可以說,嫦娥四號探月工程的成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首次實現了地球與月球背面的測控通信,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世界探月史上的第一行足跡,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開啟了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新篇章。同時,這也是我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重要標志之一,更是中華民族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作出的又一卓越貢獻。
【影響世界華人大獎·金牌“工匠” 梁智濱】

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中國52名選手在47個項目的比賽中取得了15枚金牌、7枚銀牌、8枚銅牌和12個優勝獎,創造了我國參賽以來的最好成績。19歲的廣東少年梁智濱,以不超1毫米誤差的垂直度、平整度、清潔的墻面外觀以及對時間的準確把握,砌出了三堵“高顏值”墻,成為在世界技能大賽砌筑項目上首次奪金的中國選手。
世界技能大賽被譽為“世界技能的奧林匹克”,每兩年一屆,代表著世界職業技能領域的最高水平。2011年以來,我國先后參加了3屆“世賽”,這一屆在經歷了22個小時的比賽后,梁智濱在砌筑項目中脫穎而出。
“以前我的目標是學好技術,親手為爸媽蓋別墅,現在我要留下來回報母校,為祖國培養更多‘世界級’的建筑高手?!绷褐菫I說。如今他既是大專造價工程專業的學生,又是實習指導教師、競賽班教練。今年,他將帶領8名入圍國家集訓隊的徒弟向世界技能大賽沖刺。同時,對古建筑墻壁有著濃厚興趣的梁智濱,也設想著有一天專門為古建筑的修復服務。
【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澳網冠軍張帥】

1月25日,2019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中國球員張帥與澳大利亞名將斯托瑟攜手獲得女雙冠軍。這是張帥職業生涯第一次拿到大滿貫冠軍,也是中國大陸第六位獲得大滿貫桂冠、第四位拿下女雙大滿貫的球員。
天津姑娘張帥,1989年出生于一個由足球運動員和籃球運動員組成的家庭,因為家附近有個網球場,于是父母讓她打網球。張帥一直勇敢努力去追求夢想,“倘若還沒在大滿貫取得勝利就退役,我真的不甘心?!?/p>
因為不甘心,她勇敢單飛,改進訓練方式,也調整心態,逐漸在職業網壇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澳網賽場既見證過她的淚水與歡笑,也見證了她從“丑小鴨”到“白天鵝”的蛻變。
“人生真的很漫長,不用看一時的成敗。平凡如我們,可能永遠也無法得到像李娜那樣的天賦,但(像我)這樣的堅持卻是有能力做到的。我覺得每次失敗都是為了成就更好的我們,使我們變得更強。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只要能堅持下去,哪怕只是一小會,結果可能都會截然不同?!睆垘浾f,自己的經歷就是最好的證明,有夢想的人,一定要勇敢。
【終身成就獎·藝術大師韓美林】

他設計的郵票,成為經典;北京奧運,他設計了福娃……去年4月,韓美林憑借在推廣奧林匹克運動、傳承奧林匹克運動精神上的突出貢獻,獲得“顧拜旦獎章”,成為中國美術界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韓美林1936年生于山東濟南,現為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他致力于從中國文化傳統和大眾藝術中汲取精髓,擅長于把東西方藝術手法巧妙地融為一體。
2001年北京申辦奧運會,韓美林作為申奧標志設計小組主力成員之一,他用國畫筆觸、以“中國結”意向重新演繹的奧運五環,大獲好評。2005年,他擔任北京奧運吉祥物修改創作組組長。“福娃”從設計之初到最后成形用了11個月時間,韓美林那本創作手稿,一頁又一頁記錄著每一個福娃從“出生到長成”的全過程。2008年,韓美林參與了北京的火炬傳遞,成為第一小組年齡最大的奧運火炬手。
如今已82歲高齡,韓美林仍活躍在創作一線。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托馬斯·巴赫表示,韓美林先生就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鮮活寫照”。
韓美林也在感言中說:“我雖然82歲了,但感覺又青春了一把。在我看來,青春與年齡無關,也與民族、性別、膚色無關。其最關乎的是對生活的熱愛,是對自然的敬畏,是對創新的激情?!?、
【終身成就獎·數學大家丘成桐】

數學家丘成桐在過去幾年先后榮獲“菲爾茲獎”“克拉福德獎”“沃爾夫獎”“馬塞爾·格羅斯曼獎”……他不僅是世界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也是繼陳省身之后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還是獲得“馬塞爾·格羅斯曼”物理大獎的首位華人數學家。
丘成桐1949年生于廣東汕頭,現為哈佛大學唯一一位數學與物理學終身教授。他是公認的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他的工作深刻變革并極大擴展了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幾何中的作用,影響遍及拓撲學、代數幾何、表示理論、廣義相對論等眾多數學和物理領域,他證明了卡拉比猜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學中弦理論的基本概念。他在工程學的各個分支也有很重要的貢獻,這些學科包括控制論、圖論(應用到社會科學)、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和三維圖像處理等。
美國《紐約時報》曾把丘成桐稱為“數學王國的凱撒大帝”, 其中則包含著對他不屈不撓,勇往直前個性的概括與贊揚,認為這是他成功的重要基石。丘成桐曾說:“生活的挫折對人往往還是有好處的。就像饑餓,或者折磨,你能夠站得住,始終對你是個經驗和很重要的磨煉。”
丘成桐是著名數學家,更是一位深具情懷的知識分子;他成名甚早,但不被聲名所累。他長期熱心中國的數學研究事業,自1993年以來,他先后創辦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研究所、北京晨興數學中心、浙江大學數學科學中心、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研究中心等教育科研機構。還設立了丘成桐科學獎、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和新世界數學獎等獎項,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性學習和研究,為中國培養優秀的數學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