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警整裝待發打擊傳銷犯罪

民警利用直播等新媒體手段一邊執法,一邊向人們傳播反傳銷知識

民警請專業人員開鎖執法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傳銷,通過發展下線實現財務的非法轉移與聚集,并未創造社會價值,且擾亂經濟秩序、影響安定團結、引發社會刑事案件上升,甚至出現家破人亡等社會亂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規定,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人員在三十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對組織者、領導者,應予立案追訴。
2018年,尤其是8月份以來,武漢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市局主要領導的直接指揮下,在各分局和工商、房管等相關部門的重視支持下,打擊傳銷工作取得了“一升一降”的顯著成績:8月份以來傳銷犯罪打擊處理數大幅提升,傳銷警情數斷崖式下降,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務,受到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和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
目前,武漢公安對傳銷重點區域清查率達100%,涉傳投訴舉報處置率達100%,出租屋和流動人員信息錄入率達100%,查處傳銷人員信息錄入率達100%,涉傳重點區域房屋租賃合同備案率100%,有效壓降警情,建立了長效機制,構建對傳銷違法行為的無形城墻。
數據見證了武漢公安對傳銷犯罪嫌疑人的打擊力度。截至2018年年末,武漢公安“清零”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人員在三十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犯罪嫌疑人,破獲非法傳銷案件139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338人,依法逮捕247人;8月以來,全市傳銷警情降幅高達67.8%。全社會打傳防傳的良好勢頭已經形成,長效機制也成功建立。
武漢公安深知對于傳銷組織的打擊是持久戰,未來,武漢公安將把打擊傳銷作為重要工作,對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人員在三十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犯罪嫌疑人露頭就打,對未完成打擊傳銷工作的單位嚴肅問責,為營造平安穩定社會環境,保障軍運會成功舉辦做出應有貢獻。
洼地攻堅 武漢公安緊盯傳銷重災區
木桶理論是指一只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它最短的那塊木板。近年來,黃陂區盤龍城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迅猛,已建成62個小區,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且該地區位優勢明顯,到市區江漢路等核心經濟區域20分鐘車程,交通便利;新開發的樓盤多,入住率不足60%,空房率較高;外來人口激增,部門和行業監督、監管的壓力空前;小區物業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依規管理的標準不夠;部分房屋中介為了追求利潤和擴大業務,平臺外運作租賃事宜,為傳銷組織和傳銷人員提供房屋中介服務,平臺監管難度極大;社區基層基礎管理力量不足,全覆蓋管理乏力。
近五年來,黃陂區公安分局刑事拘留組織、領導傳銷人員300多名,傳銷人員存量從2016年峰值5萬余人到2018年初存量1萬余人,總體存量雖有所減少,但傳銷警情仍然多發。由于缺乏大數據支撐,打擊的針對性不強,清查的盲目性、隨機性占比成分較高。
黃陂打擊傳銷工作成效如何,直接關系到武漢傳銷組織“清零戰”的成敗。為此,黃陂區委區政府先后投入900余萬元打傳專項經費,在盤龍城9個重點小區安裝前端采集設備,確保全面采集涉傳數據,切實解決了以往僅依靠人工采集的難題。同時,全面整合全區打傳數據,形成了區打傳辦牽頭、黃陂區公安分局為應用主體、各部門實時推送的傳銷組織大數據網絡。
有了數據來源分析,民警打傳實現了從“人海戰術”到“數據引領”的轉變;盤龍地區19個小區有41536個房間,其中明確涉傳房間有968個,分析涉及傳銷5726人。
2012年9月至2017年8月,犯罪嫌疑人何某等人先后在黃陂區盤龍城經濟開發區以做工程、生意為幌子,邀請他人參加“1040工程”“特許連鎖經營”,組建傳銷組織,傳銷人員超過170人,層級達到15級,涉案金額1180萬元。
建立了數據網絡后,黃陂警方利用數據進行比對,結合分析涉傳人員、歷史清查涉傳人員信息,全面掌握涉傳人員進出活動規律,分析出傳銷組織層級,確定傳銷房間,從而挖掘出整個傳銷組織,將何某等人刑事拘留。
2018年以來,黃陂區公安分局在大數據平臺支持下刑事拘留傳銷頭目118人,破獲傳銷案件50起,逮捕107人,起訴89人。7月底至今,分局全員上崗開展每周一次的打擊傳銷行動,刑拘傳銷高層骨干84人,摧毀傳銷團隊59個,遣返傳銷人員985人,抓獲在逃傳銷頭目24人。截至目前,19個重點小區,傳銷人員已基本實現清零。
通過洼地攻堅,補齊武漢打傳短板,武漢公安為構建高質量的打傳防傳局面夯實了基礎。
集合資源 嚴防傳銷組織回流
依法打擊傳銷組織者是武漢公安義不容辭的職責,是責任就要盡全力完成,武漢公安對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人員在三十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犯罪嫌疑人從嚴從快處理,涉及限制人身自由的更是比照掃黑除惡案件辦理。與此同時,武漢公安聯合多部門緊盯全市15個重點整治街道和60個重點整治社區(村),多維度分析110接處警、工商投訴和群眾舉報線索,在市區政府領導下,會同工商、房管、街道、社區、物業等部門,逐一入戶開展“一標三實”清查,不漏疑點,不留死角,擠壓傳銷違法犯罪空間,防止新的傳銷組織產生,舊的傳銷組織回流。
東西湖區沿海賽洛城等地曾經也是傳銷多發地,2018年以來,東西湖區公安分局破獲傳銷刑事案件7起,打掉傳銷團伙15個,刑事拘留組織、領導活動頭目49人,傳銷警情同比下降46.3%。
對清查完畢的小區,東西湖區公安分局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創建“政府領導、屬地管理、部門聯動、打防結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區公安分局負責對傳銷人員全面清理審查;區工商、房管部門負責查封傳銷人員租住房屋,對一般傳銷人員進行行政處罰;區民政部門負責遣送傳銷參與人員,對生活無著落者提供救助;派出所會同街道打傳專班、社區網格員、門棟樓長,組織帶領群眾志愿隊伍,每日輪班開展巡查,嚴防傳銷人員回流,形成了打擊治理傳銷的閉環工作機制。同時,加強房屋中介公司和出租戶管理,簽訂責任狀和承諾書,對傳銷人員承租房屋實施“三停”(停水、停電、停氣)硬性措施,對傳銷組織群發短信的“集團號”同步封號,強化固守,嚴防回流。
在東西湖區,多部門配合清理取締傳銷活動窩點360個,教育遣返傳銷人員987人,公安機關配合工商部門行政處罰215人,查獲涉傳出租屋68戶,有效擠壓了傳銷違法犯罪活動空間。
警務創新 科技助力打擊傳銷犯罪
打擊和防回流機制的建立讓武漢打擊傳銷的局面煥然一新。武漢公安卻沒有止步,而是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及區塊鏈相關理論,研發打擊傳銷組織的警務智能移動應用軟件,建設智慧平安社區,讓科技助力全市打贏傳銷組織“清零”戰。
武漢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綜合運用公安信息化作戰平臺,對涉傳集團社交網絡賬號、視頻等信息進行篩選、分析、核查、研判,精準鎖定傳銷窩點和人員活動軌跡。目前,已采集錄入數據3萬余條,初步建成涉嫌傳銷人員身份、指紋、DNA數據庫,做到精準打擊、精準管控、精準防范。
武漢市公安局立足平安智慧小區建設,在全市打造100個平安智慧小區,利用人臉識別探頭、智能門禁系統、車輛卡口、電子圍欄,依托“車輛感知”“紅外傳感報警”“門禁檢測預警”等多個實戰分析模型,匯總分析動態數據,快速識別身份,實現人員信息自動采集、自動預警,全面排查梳理轄區涉傳重點人員,提高治安掌控能力。
此外,各區公安分局因地制宜,自行制作打傳終端。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研發出涉嫌傳銷信息移動作戰平臺,該平臺在民警查獲傳銷人員窩點后,登記涉嫌傳銷人員信息,當涉嫌傳銷人員再次出現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內時,民警留意其動向,并且關聯其活動軌跡與人員,對于聯系密切人群中的涉嫌傳銷人員,涉嫌傳銷信息采集移動終端將自動關聯,從中發現線索,理清整個傳銷組織的層級結構,精準打擊犯罪。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接到群眾反映,稱一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購買土特產”的方式行騙。民警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數據分析時,分局涉嫌傳銷信息采集移動終端App發出預警,民警利用技術手段詳細偵查后確認,所謂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實際上是一傳銷組織,涉案金額超過200萬元。民警在利用App分析后,準確掌握傳銷組織層級,精準打擊,將鄭某等5名領導傳銷組織的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
緊盯變化 從重從快處理傳銷
隨著武漢公安對傳統傳銷方式的打擊愈加嚴厲,人們對傳銷犯罪的認識愈加深刻。傳銷組織領導者也在增強傳銷犯罪的隱蔽性,武漢公安聚焦傳銷組織打擊,同樣著眼于傳銷形式演變后的精準打擊與宣傳預警。
2018年11月15日,硚口區公安分局民警在日常巡查時發現,一家電子商務公司以贈送大米、食用油、人參酒等禮品的方式發展會員,邀請人們以不低于6000元的價格對大米、食用油、玉石等物品進行投資,從而實現“三級見點分利潤”的營銷模式。由于大米、食用油等物品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它們的贈送很有吸引力,電子商務公司的會員超過1300人。
民警進一步了解后,會同硚口區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電子商務公司涉嫌傳銷,民警隨后展開行動將正在對會員洗腦的5名傳銷組織領導者刑事拘留,初步審查,涉案金額達600萬元。
傳銷的迷惑性除了轉向生活必需品外,授課地點也有所更新。由于武漢打擊傳銷一直保持高壓態勢,很多傳銷組織領導者不敢在武漢組織傳銷,繼而有走向武漢周邊的趨勢,他們將傳銷人員安排在武漢周邊居住,用旅游客車將傳銷人員以“一日游”的方式帶到武漢參觀,客車上展開洗腦。同時,傳銷也在通過互聯網展開。
令人欣喜的是,武漢打傳防傳的長效機制已經建立。面對未來,武漢公安一方面將緊盯傳銷變化,提前預警,對傳銷線索逐一深度經營,力求打深打透,利用大數據和各項偵查手段,對搜集到的涉嫌傳銷通訊信息、網上信息、視頻信息、資金信息等深入開展分析比對,對傳銷組織頭目狠打早打;另一方面,主動協調檢法機關,協同工商、房管等部門,對組織領導傳銷人員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懲處,抓住關鍵,根除傳銷活動土壤,對房屋出租人、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工作人員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進行傳銷犯罪活動,不向公安機關報告,情節嚴重的,一律依法行政拘留5天,并由工商部門給予50萬元罰款的上限處罰,對于傳銷組織相互勾結的,一律由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策劃:魯藝兵 撰文:姚傳龍 馮威 王旭東 攝影:馮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