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1月28日訊 1月28日,武漢市交通運輸局、武漢市生態環境局正式掛牌。武漢市水務局對外加掛武漢市湖泊局牌子。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掛牌

1月28日上午,武漢市交通運輸局掛牌成立。記者詹松 攝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正式掛牌標志著武漢交通運輸機構改革工作邁出了關鍵一步,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新掛牌的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將進一步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加快推動武漢交通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為建設“三化”大武漢和國家中心城市貢獻交通力量,體現交通擔當。
未來工作中,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將突出主業轉職能,以服務為中心,以執法為手段,以技術為保障,建設與管理并重,構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協同高效的管理服務鏈條;將拓寬路徑轉方式,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基石,強化推進需求側變革,提供更多、更優、更便利的交通運輸產品和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對交通運輸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將實干巧干轉作風,實行作風大轉變,提高交通執行力,努力打造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的武漢交通鐵軍。
武漢市湖泊局掛牌

記者黃師師 攝
依據《武漢市市級機構改革實施意見》,武漢市水務局對外加掛武漢市湖泊局牌子,不再保留武漢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牌子。將市水務局的水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污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管理職責,水旱災害防治職責劃出。將支援三峽工程建設和移民搬遷、接收、安置與后續服務工作職責劃入市水務局。
這次加掛市湖泊局牌子,是市委、市政府對新時期湖泊管護工作專業性、特殊性、重要性的科學把握,是對湖泊管護的高度重視,也是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有序推進機構改革,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的重要決定。
武漢市生態環境局掛牌
依據《武漢市市級機構改革實施意見》,武漢在原市環境保護局的基礎上,整合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市水務局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污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市農業委員會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職責,組建武漢市生態環境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同時,不再保留武漢市環境保護局。(記者王剛 黃師師 金濤 通訊員呂作武 張惠榮 黃躍華 林奎 張鳳華 黃金波 廖宇智 王勇 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