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吳文娟、張茜、通訊員李保華)培育中部強大市場,市場監管部門如何著力?1月22日,湖北省市場監管局介紹,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量身定制包容審慎監管模式和標準規范,制定輕微違法不予行政處罰事項清單,實行輕微違法“首違不罰”。
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省市場監管局將健全包容審慎監管制度,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更多運用提醒、告誡、約談等柔性執法手段,強化事前預防規范和教育引導;嚴格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慎用查封、扣押等強制措施。
包容審慎的同時,對假冒偽劣絕不手軟。組織開展為期三年的假冒偽劣重點領域治理工作,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財產安全的假冒偽劣突出問題為重點,持續開展專項整治,不斷完善防范措施,健全訂單式、點題式打假機制,查辦一批假冒偽劣大案要案,凈化生產源頭和流通網絡,有效遏制假冒偽劣高發多發勢頭。
開展“放心消費在湖北”活動,推進重點行業和領域放心消費示范創建全覆蓋;開展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集中查辦、曝光一批違法典型案件,有效遏制“保健”市場亂象;加強12315消費維權網絡和執法體系建設,將市場監管各投訴舉報平臺統一到12315平臺。
省市場監管局還將健全企業信用監管體系,建立統一的“黑名單”制度,探索建立企業信用修復機制,指導企業及時開展信用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