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締造過《中國好聲音》的綜藝制作公司燦星文化披露了招股書,正式開啟IPO征程。
2018年,影視娛樂行業當下可謂是“寒風凜冽”,燦星文化此時選擇闖關無疑將背負巨大壓力。而公司在招股書中披露的幾點“隱憂”,在當前的大背景下,更像是在訴說影視行業的種種心酸。

政策面利空頻傳
燦星文化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8年前6月,燦星文化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4.62億元、27.06億元、20.58億元和2.64億元。公司在報告期內的經營業績波動較大。
公司在風險提示中稱,視頻節目行業的監管政策貫穿于公司業務的整個生產流程中,對公司業務的正常開展構成較為重要的影響。如果公司在業務發展中未能嚴格把握好政策導向,違反行業政策,可能面臨作品被監管機構叫停、損失投資成本甚至取消市場準入資格的風險,從而對公司的業務發展產生影響。
正如燦星文化所言,政策監管可謂是影視娛樂行業2018年的主線。國稅總局和廣電總局祭出諸多政策整治影視行業亂象,范圍從演員片酬到稅款補繳再到打擊收視率造假,堪稱“全面大掃除”。
11月9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綜藝節目也進行了政策指導。
《通知》要求,對影視明星參與節目的片酬要控制合理額度,堅決糾正高價邀請明星、競逐明星的不良現象。各電視上星綜合頻道19:30-22:30播出的綜藝節目要提前向總局報備嘉賓姓名、片酬、成本占比等信息,每個節目全部嘉賓總片酬不得超過節目總成本的40%,主要嘉賓片酬不得超過嘉賓總片酬的70%。
《通知》中,廣電總局表示嚴格控制偶像養成類節目,嚴格控制影視明星子女參與的綜藝娛樂和真人秀節目,減少影視明星參與的娛樂游戲、真人秀、歌唱類選拔等節目播出量。
依據廣電總局上述規定,《創造101》、《極限挑戰》、《奔跑吧》等熱門綜藝將受到影響。
時移世易電視綜藝式微
縱然在2012年締造了《中國好聲音》的收視神話,但時移世易,當前綜藝市場已經不再是燦星文化熟悉的“那個江湖”,綜藝平臺層面傳統電視臺和視頻網站之間的競爭格局出現巨大變化。
燦星文化稱,以前綜藝節目一般都采取“先臺后網”的模式,但近幾年網絡綜藝節目遍地開花,影響力日益提升,網絡綜藝的制作水平、招商能力、社會影響力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公司目前主要的合作對象還是知名衛視,雖然已經開始與知名互聯網平臺合作制作網絡綜藝節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網絡綜藝節目的制作、發行、銷售等都有自己的獨特性。隨著網絡綜藝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公司仍面臨著不能探尋出適應新的市場模式導致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下滑的風險。
在移動時代下,消費場景更多地向移動化與碎片化方向發展。在此情況下,相比較傳統電視綜藝來說,網絡綜藝更加符合人們的消費觀。加上多種因素的影響,傳統電視綜藝的地位逐漸向下滑。
CSM52城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電視綜藝成績疲軟:2017年同期收視率高于1%的省級衛視綜藝節目有16檔,而2018年僅有5檔,且收視率均沒有達到2%的現象級標準。電視綜藝之所以出現收視危機,主要還是因為年輕人是綜藝的主要受眾,而相比較傳統電視這一渠道來說,年輕人更傾向于“線性播出”。
2018年,網綜異軍突起,《偶像練習生》、《創造101》、《中國有嘻哈》成為網絡熱搜“常客”。尷尬的是,衛視缺乏吸引品牌主瘋搶的頭部大爆款,僅能依靠《奔跑吧兄弟》、《中國新歌聲》等綜N代撐門面,但這些綜藝的收視率又在逐年下降。
觀眾轉移后,作為綜藝節目“金主”的廣告商們也聞風而動。有業內人士直言,電視臺的廣告被“優愛騰”為首的視頻網站和OTT等新媒體分流的現象已經是常態。“過去廣告客戶的預算80%投放到電視臺這塊,現在全年的廣告預算只有20%投放到電視臺,頂多不會超過30%。各大衛視就是在20-30%的預算中去搶奪一份。”
巨額商譽隱憂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6月末,燦星文化合并報表商譽賬面價值為19.83億元,主要系并購夢響強音形成,需要在未來每期末進行減值測試。夢響強音主要業務包括音樂制作及授權、衍生品開發及運營、演出活動、藝人經紀以及其他以節目為依托的衍生產品運營,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
燦星文化表示,目前夢響強音業務經營狀況符合預期,但是若未來宏觀經濟、市場環境、監管政策發生重大變化,影響到公司的經營情況,或其他參數變動影響商譽可收回金額,公司存在商譽減值的風險。商譽減值會直接影響公司經營業績,減少公司當期利潤。
而近期華錄百納的巨額商譽減值為燦星文化敲響了警鐘。華錄百納近日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廣東藍火出售喀什藍火和北京藍火100%股權,作價410萬元。2014年4月3日,華錄百納以25億元的價格收購藍色火焰100%的股份,拓展公司在綜藝制作和品牌營銷的業務的同時,也為公司帶來20.08億元的商譽。
華錄百納預計本次喀什藍火、北京藍火的股權出售會對公司2018年年報形成較大投資虧損,投資虧損金額預計在12億元到18億元之間。
廣東藍火旗下有三家子公司喀什藍火、上海藍火、北京藍火。其中喀什藍火是廣東藍火的主體,注冊資本1000萬元,也是收益的主要主體。(喀什藍火在2015年、2016年對華錄百納凈利潤的貢獻占比高達85%、81%。)
廣東藍火曾是中國頭部制作公司之一,主營電視欄目、電影、電視劇等文化作品的投資、制作、發行以及品牌內容整合營銷服務,作品包括綜藝節目《跨界歌王》、《最美和聲》、《女神的新衣》以及電影《爸爸去哪兒》等。
廣東藍火曾承諾,2014年-2016年將實現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億元、2.5億元、3.15億元。而實際的凈利潤為2.29億元、2.36億元、3.07億元;同時期華錄百納的歸母凈利潤為1.49億元、2.67億元、3.78億元。最終,廣東藍火成功完成與華錄百納三年累計凈利潤7.72億元的對賭。
但廣東藍火完成業績承諾后,華錄百納2018年的業績卻出現了滑坡。2018年前三季度,華錄百納營收4.25億元,同比下降71.03%;凈利潤虧損3.46億元,同比下降394.94%。華錄百納將業績虧損歸結于“綜藝欄目招商不及預期。”這其中,喀什藍色火焰虧損尤為突出,2018年1-10月份營業收入4264.39萬元,凈利潤虧損4.76億元。
而在此時,廣東藍火創始人胡剛“離場”。2018年9月19日,華錄百納披露,胡剛因個人原因辭去包括董事、副董事長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辭職后仍在公司工作。就在胡剛辭去職務前,華錄百納旗下子公司廣東藍火,以及孫公司喀什藍色火焰均因“款項糾紛”而遭到賬戶凍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