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5日電 過去一年,減稅降費的政策“紅包”給老百姓送去了實實在在的好處。15日,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對激發市場活力、降低企業負擔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年減稅降費規模約1.3萬億元。

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 來源:國新辦官網
國新辦15日就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舉措舉行新聞發布會。許宏才介紹了2018年減稅降費有關情況。一是在深化增值稅改革方面,財政部降低了部分行業增值稅稅率、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對部分行業實行期末留抵退稅。
二是實施個人所得稅改革。三是出臺一系列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四是支持科技研發創新。五是兩次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降低關稅總水平,對進口包括抗癌藥在內的絕大多數藥品實施零關稅,減按3%征收抗癌藥品進口環節增值稅等。六是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以及社會保險費、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經營服務性收費等。
“總的看,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對激發市場活力、降低企業負擔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年減稅降費規模約1.3萬億元。” 許宏才說。
他提到,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2019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將發揮好財稅政策的結構性調控優勢,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重點是要做到“加力”和“提效”。
“‘加力’指的是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和加大支出力度。” 許宏才透露,財政部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堅持普惠性減稅和結構性減稅相結合,重點減輕制造業和小微企業負擔。推進更為明顯的降費,清理規范地方收費項目,加大對亂收費查處和整治力度;根據經濟形勢和各方面支出需求,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同時,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支持重大在建項目建設和補短板。
“提效”指的是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和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許宏才稱,要進一步調整優化支出結構。該保的支出必須保障好,要增加對脫貧攻堅、“三農”、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生態環保、民生等領域投入;該減的支出一定要減下來,政府要過緊日子,要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預算,一般性支出要壓減5%以上,取消低效無效支出。
許宏才強調,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就是要將預算績效管理貫穿預算編制執行全過程,更好推動政策落地見效;繼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將難以支出的長期沉淀資金一律收回,統籌用于亟需資金支持的領域。(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