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兩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2017-2018)》成果發布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黃培 通訊員徐迪)盛夏清風,學術盛宴。6月30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傳播戰略研究院與人民日報社人民智庫在漢對外發布了《中美兩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2017-2018)》成果。旨在詳細調查中美兩國公眾對雙方國家形象以及當前國際形勢與全球熱點事務的認知面貌,加強我國對外傳播的現實針對性。來自政府有關部門、全國各大高校和媒體的60余位專家參加了發布會。

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許曉東在會上致辭
“如何建立我國話語權、建立對外傳播話語體系非常重要,華中科技大學作為綜合性大學,長期以來堅持文工交叉、應用并長,國家傳播戰略研究院近些年來對國家戰略層次的要求進行了全方位研究,也希望在今后的學術研究成果上再出成績?!比A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許曉東在會上致辭。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傳播戰略研究院院長張昆教授介紹報告成果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傳播戰略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6月,自2014年起啟動《中美公眾的世界觀念調查》,2016年起每年出版《中國國家形象傳播報告》。在現場,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傳播戰略研究院院長張昆介紹,這次調查于2018年10月-2018年11月開展,采用線上問卷形式通過專業調查公司執行,被訪對象為中美兩國成年公民,分別成功回收問卷2500份、2562份。從總體上描繪了中美兩國公眾的“世界觀念”或者“世界想象”,也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出了一些有趣的信息。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張明新致辭
在發布會現場,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張明新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及,這項報告對于促進兩國民眾的相互了解,加深對中美雙邊關系及世界發展趨勢的認識和判斷,為全球化背景下中美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心理依據。張明新院長補充道,“我們這是第四年了,今天將發布成果與大家一起討論,將來的目標將民意調查從中美關系延展到全世界、出版英文版藍皮書等。希望通過對全球民意全方面的系統研究,為國家文化的傳播做出貢獻?!?/p>
課題組成員與在場的專家和媒體進行了互動。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志社副總編輯孫墨笛認為,民心是最根本的力量、民意是最大的公約數。這項報告很有現實意義,并提出號召,在開展寰球民意的研究過程中,如何讓傳媒、學界等各界參與進來,為思想、學術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在信息、智能高度發展的今天,需要繼續通過不斷豐富的方法來體現民意的變化、演變趨勢、重要特征等。

中國國家形象傳播報告(2017—2018)
光明日報湖北記者站站長夏靜認為,報告站位很高,具有較強的政策咨詢和決策參考價值。同時,報告對于傳播中國話語體系、增強中國文化自信也具有重要意義。
新華社湖北分社新媒體部副主任梁建強認為,報告在形式上具有開創性、內容上具有引領性、視野上具有前瞻性。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姚曦教授認為,我覺得在國家戰略傳播的方法論方面很有價值。我們也在討論核心價值觀傳播的問題,這種通過民意調查的方式了解美國民眾對什么感興趣,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的方式來研究價值傳播,我覺得是很重要的開始。
上海交通大學-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副院長薛可教授認為,報告中的數據創新和問題的設計也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中國人民大學、海南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等與會專家和學者也圍繞各自感興趣的領域和話題展開討論。
據悉,國家傳播戰略研究院,原名為“國家傳播戰略協同創新中心”(2018年1月改為現名),是由華中科技大學牽頭,由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外文局、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湖北廣播電視臺(集團)等機構聯合組建的智庫。研究院于2013年6月成立,基本使命是瞄準國內國際新形勢下國家層面文化與傳播實踐領域的重大需求,致力于從理念、制度和實踐面向,對國家層面的傳播戰略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研究,以更好地創新中國話語、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引導國際公眾輿論,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同時,在學理層面,構建國家傳播戰略領域的概念體系,夯實其理論基礎,規范其價值訴求。

研討會與會專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