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王舒嫻、劉文穎)2019年5月29日,黃石網友柯先生在荊楚網東湖社區《民生熱線》發帖詢問,黃石市黃思灣隧道修不修復線?(http://bbs.cnhubei.com/thread-4647038-1-1.html )日前,黃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回復稱,黃思灣隧道復線建設項目已經納入黃石市的2019年城建基礎設施項目策劃庫,目前正在組織專業設計機構對建設方案進行研究,待建設方案完善、建設條件成熟即開展建設。
記者看到,該帖文查看量超過1.1萬人次,網友跟帖討論熱烈。僅在東湖社區平臺,從2013年開始至今,每年都有網友發帖關注黃思灣隧道復線,累計查看量近10萬人次。網友柯先生坦言,對黃思灣隧道復線工程,他期盼了數年,代表很多黃石人的心聲。
黃思灣隧道入口,設有限行標識。(網友供圖)
黃思灣隧道年久失修危險重重 小修小補治標不治本
據了解,黃思灣隧道始建于1984年,長1800余米,1992年建成通車,被稱為“中國第一條農民隧道”。該隧道由大冶市汪仁鎮通過銀行貸款和農民集資、捐資、捐物計900余萬元,由農民自行設計、施工。后經改建,黃思灣隧道成為連接黃石南北的第一條重要通道。
柯先生告訴記者,雖然黃石現在已經有了鳳凰山隧道、李家坊隧道、談山隧道、月亮灣隧道等,但是,他幾乎每天都需要通行黃思灣隧道,每次或駕車、或騎車、或步行通過該隧道時,都提心吊膽。
隧道內沒有劃行車線,光線昏暗。(網友供圖)
“因為隧道比較老,當時修建得較窄,也就5、6米的樣子,可雙向通行,會車時,需要速度極慢才能保證安全,同時,隧道內行人和車輛混行,也很危險。”柯先生介紹道,他妻子都不敢單獨通行此隧道。
從柯先生提供的照片,記者看到,黃思灣隧道內沒有任何行車線標識,光線也比較昏暗,隧道入口處還設置了貨車禁行的標識。“照明差,灰塵多,安全隱患大,從2016年開始,公交車也不走這里了,但是對于我們生活和工作分別在山南、山北的人來說,這里依舊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柯先生說。
為限制大型車輛進入隧道的水泥墩。(網友供圖)
據媒體公開報道顯示,近年來,黃石市市政公用局、排水管理處、西塞山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等部門,幾乎每隔一兩年就會對黃思灣隧道進行修補,派工作人員到現場查看并進行處理。但工作人員也坦言,這樣的小修小補治標不治本,要徹底解決黃思灣隧道的問題,還需進行大整修。
復線工程方案正在研究 完工后將徹底解決現有問題
2019年8月,黃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荊楚網東湖社區《民生熱線》平臺回復稱,黃思灣隧道復線建設項目已經納入黃石市的2019年城建基礎設施項目策劃庫,目前正在組織專業設計機構對建設方案進行研究,待建設方案完善、建設條件成熟即開展建設。目前正在進行研究的建設方案中,將在復線工程的建設的同時,對現有黃思灣隧道進行維修改造作為慢行交通通道繼續保留,供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
隨后,記者聯系上黃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建辦相關負責人,對具體情況進行了解。過去,因為黃石各地區發展的需要,新建了多條隧道,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分流了黃思灣隧道的通行流量。近年來,因為黃石大力發展山南地區,該地區聚集了大量的企業,而作為連接黃石城區和山南的交通要道,黃思灣隧道的改造復線工作被提上日程。
據其介紹,從2018年開始,工作人員就進行了實地勘察。目前已形成了兩個方案,一是對現有的黃思灣隧道進行全面的封閉改造,改造完成后可實現人車分流,歷時大約3年左右;二是考慮到改造期間該地區百姓的出行問題,研究在附近新建隧道專供機動車通行,現有的黃思灣隧道作為慢行交通通道繼續保留,供行人和非機動車行駛。兩種方案都能徹底解決黃思灣隧道的問題,但各有利弊,目前尚在研究討論階段,待方案確定,即有望開工。
數萬東湖社區網友關注七年 看到官方回復欣喜不已
對于黃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回復,發帖人柯先生回帖稱,“太好了,黃思灣往下的居民去黃金山開發區上班或跑業務要彎一大圈,開車騎車經過舊隧道又危險,建設黃石文明城市更要綜合考慮市民的實際出行狀況!謝謝政府!”他同時告訴記者,改造工程暫時造成的不便,他完全可以理解。
“fyz6163”等多名網友也跟帖回應“太好了,終于等到。”
黃思灣隧道入口。(網友供圖)
記者在東湖社區上搜索發現,早在2013年,就有網友發帖反映黃思灣隧道灰塵大,影響行車安全的問題,此后,基本上每年都會有網友在東湖社區上發帖反映黃思灣隧道的種種隱患,并詢問復線工程何時動工。
“這隧道太舊太破,安全隱患太嚴重了。”網友“翡翡泠 ”發帖表示擔憂。“山北地勢已經決定道路無法擴寬,山南兩邊都是廠,只留一條雙向車道,估計改造困難有點大,可靠的只能是把現隧道改造成預留人行道,基礎配套設施搞完善。”網友“磁湖大道”建議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