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8月25日訊(記者劉孝斌 王永勝 通訊員溫峰 高強)“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一部電影《洪湖赤衛隊》,一首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讓位于江漢平原腹地的湖泊洪湖家喻戶曉。

船行花海

荷花上的蜻蜓
8月23日,農歷節氣處暑。站在艷陽高照的洪湖邊,一陣陣涼風順著水波吹來,渾身頓時覺得涼爽許多。一眼望去,總面積達414平方公里的湖面看不到盡頭。乘坐汽艇,穿行在大片大片的野生荷葉和荷花中,仿如畫中游。一只紅色的蜻蜓,靜靜落在翠綠色的荷葉上怡然自得。穿行在航道中,可以看到成群的須浮鷗、白鷺等野生鳥類時而貼著湖面飛行,時而飛向高空,時而啄向水中的魚蝦,時而又落在野蓮上休憩,宛如在玩特技表演。偶爾還有魚躍出水面,給游客留下驚鴻一瞥的身影。

蓮花開放,群鳥飛翔
來自福建的11歲女孩小許,跟隨家人一起專程到洪湖看野蓮。當汽艇停在野蓮中間時,小許將鼻子靠近汽艇外的荷花,滿臉陶醉。“這里實在是太美了,從來沒見過這么多荷葉和荷花。”小許笑著說,不僅在洪湖看到了成片的野蓮,還看見很多鳥,她拍了很多照片,準備回學校跟同學一起欣賞。

游客穿行荷葉間,拍照留念
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洪湖年平均水深1.35米,屬于潛水性湖泊,適宜野蓮生長。然而,源起上個世紀的“圍湖造田”“圍湖挽埂”“圍網養殖”,一度侵占了洪湖近90%的天然濕地。過度利用大大超過洪湖承載能力,破壞了洪湖生態環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成了漸行漸遠的思念。2017年7月洪湖水葫蘆面積達2萬畝,且以每天近450畝的速度增長。

野蓮中的船

保護區的巡邏船行駛在萬畝野蓮間
通過拆圍與退垸,到2018年底,恢復天然濕地面積23.8萬畝,擴大天然濕地面積近50%。水生植被明顯增加,僅野蓮就恢復到約10萬畝的面積,是華中地區最大的野生荷花群落,水葫蘆面積控制在5000畝范圍內。

清除湖中水葫蘆(2017年資料圖)

洪湖拆圍(2017年資料圖)
隨著洪湖生態環境的好轉,洪湖鳥類數量明顯增多。以須浮鷗、水雉為代表的夏候鳥數量超過3萬只,以紅嘴鷗、雁鴨類為代表的冬候鳥超過10萬只,以夜鷺為代表留鳥數量近萬只。小天鵝、紫水雞、青頭潛鴨、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也重返洪湖,其中小天鵝數量多達1300多只,為上世紀90年代以來數量之最。國家一級野生植物野大豆、粗梗水蕨也被重新發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