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劉暢、實習生楊莊寧)金秋十月,也是候鳥大遷徙的開始。武漢當月共監測到6類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包括白冠長尾雉、青頭潛鴨、黑鸛、東方白鸛、烏雕、黃胸鹀等,比九月新增一倍。

候鳥歸來
當月,志愿者在武漢市5個區域記錄到青頭潛鴨,各區域最大個體數量合計達84只。遷徙到天興洲越冬的首批黑鸛個體數量達22只。
秋意漸濃,被稱為鳥島的武漢東湖落雁鳥島的一片水杉林被鸕鶿“刷白”,樹冠上掛滿白茫茫的痕跡,乍一看以為落了厚雪。鸕鶿作為典型的冬候鳥,每年從10月中旬開始陸續抵達東湖,大部隊一直住到次年3月才會離開,因為水環境越來越好,極少數鸕鶿甚至索性留下來。

大紅鸛
在沉湖國際濕地、漲渡湖濕地、后官湖國家濕地公園,大量的候鳥也已經漸次歸來,標志著武漢這條全球最繁忙的候鳥遷飛通道迎來新一輪的熱鬧。10月武漢觀鳥協會共記錄到野生鳥類264種54921只次,比9月數量明顯增加。

抵達天興洲的黑鸛先頭部隊
志愿者們繼續行動,當月共救助野生鳥類45種131只。其中包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日本鷹鸮、紅角鸮、日本松雀鷹、松雀鷹、白胸翡翠、紅隼、紅腳隼、藍喉歌鴝、紅喉歌鴝等。觀鳥協會組織湖北省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的志愿者凈灘護鳥,撿拾上島游客丟棄的生活垃圾,為黑鸛營造安全的越冬環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