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娜
從陽新農村來到大會駐地,省人大代表、陽新縣洋港鎮泉口村黨支部書記陳迪強帶來了一大摞調研報告。1月16日,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陳迪強表示,希望相關部門對農村“拋荒”現象引起重視。
陳迪強認為,“拋荒”原因有以下幾點——
灌溉設施不健全,大山塘小水庫大多年久失修,難以滿足現代農業的需求,特別是山邊垅尾田地,全靠天水灌溉,遇上干旱年份,基本上是有種無收,農民寧可拋荒。
隨著野生動物保護措施的實施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山邊和垅田的莊稼,容易被野豬毀滅,農民往往放棄耕種。
農村田地沒有通過“高效農田改造”,仍然堅持傳統耕種模式,投資大、收獲小、利潤低。
農業產業化投資大,抗自然風險能力差,遇災之年,無論是水災、旱災、病蟲害災都會導致有種無收。
農業產業融資難、融資貴,擔保抵押門檻高,農業產業很難發展壯大。
從事農業的人才匱乏,農民不知道種什么、養什么才有效益,更不懂技術和長遠規劃。
鑒于以上六方面的原因,陳迪強建議,大力實施“高效農田改造項目”,加速農業現代化設施建設;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壯大;出臺具有吸引力的優惠政策實施好“三鄉工程”,吸引更多的富人、能人和市民投資農業,到農村創業;切實解決農業產業化的融資難、融資貴,實行農民“土地抵押貸款”措施,降低融資門檻,改變一年貸為3至5年貸,降低農業投資成本,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發展農業的積極性;以政府補貼模式,實施農業產業化的保險機制,降低農業的自然災害損失,保障農民的經營收入。建立“科技下鄉”的服務機制,支持村級創建“農村實用人才培訓中心”,培育更多“懂農業、有技術”的新型農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