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評論員 艾丹
湖北多個城市居民區連日來采取了最嚴格的封控措施,切實阻斷疫情蔓延。為了讓居民安心“宅”在家中,如何保障好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就成了頭等大事。
以武漢為例,一個千萬級人口的城市,在正常情況下,生活物資保供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當下,所有住宅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大型商超也不再接待私人顧客,而是采取以社區為單位的團購方式。這樣的模式,不僅對城市運轉提出全新要求,也對原本就千頭萬緒的基層社區管理帶來更大挑戰。
社區團購以來,居民外出造成的社會流動和人群聚集大大減少,但也冒出不少新問題。部分居民認為團購的菜品價格偏高,品質難以保證,一些套餐分類不明晰,對象不精準,有捆綁銷售之嫌。而團購如果沒有組織好分配秩序,也會造成短時間內大量居民涌向社區取貨點。還有少數居民購買物資缺乏節制,有的為一兩袋零食就下單,有的對志愿者提出買煙買酒等不合理要求,客觀上增加了小區內的人員流動,也給社區工作者增加了不少負擔。
團購出現的新問題,不僅群眾感受深切,供貨、配送的企業,組織購買和發放的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們同樣“壓力山大”。不少商超和物業都是全員上陣,再加上下沉黨員和志愿者的協助,使出了十八般武藝,仍感力不從心。快遞小哥的稀缺程度,更是從被秒殺的配送訂單和一大早就顯示“配送小哥已約滿”的購物APP中可見一斑。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保障生活物資供應,也是一場硬仗。在這個特殊時期,物流運輸、貨源組織、配送服務,每一樣都是亟待解決的難題。唯有加強對商貿流通企業的服務,幫助這些企業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快復工增能,進一步提高生產、加工、物流、供給能力,讓城鄉物流運輸“毛細血管”通暢起來,才能盡可能為城市生活物資保障解難。城市居民的巨大需求之下,更要注重產銷對接的高效、精準,不僅要開辟省外渠道,也要挖掘自身潛力,把魚米之鄉的固有資源發揮出來,把本地的農業產能激發出來。此外,在物資保供的特殊時期,市場監管尤其不能放松,要堅決查處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行為,堅決不允許趁火打劫、欺行霸市的情況發生。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保障工作就是要多替老百姓精打細算,對困難群體、弱勢群體該兜底的要兜底,不能留下死角。這些天,武漢市專門推出10元蔬菜套餐,不少商超也在改進團購套餐的品種結構,社區志愿者的招募也在進一步展開。盡管還有不少問題待解,但我們既要看到艱難所在,也要看到希望所在。及時研究城市生活保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出對策、想辦法,才能盡可能滿足疫情期間居民生活需要。
生活物資“保障戰”,每一個人都是參戰員。“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每一樣物資保障的背后都有我們看不見的艱辛。大家都要相互理解,共克時艱。盡量購買必須的生活品,減少不必要的需求,珍惜有限的配送力量,這也是每一位居民參與戰斗的方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