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北日報評論員 周磊
就地下田、知行合一,這種主動作為的自覺、靈活應變的策略值得推廣和學習。農民盡早開展春耕,也需要有關方面不等不靠,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為農事活動的有序進行,提供便利條件、營造良好氛圍。
亮明身份,就地春耕!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向未能返校的全體師生發出一份倡議:帶頭站出來,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就地參與春耕生產。倡議一出,響應者云集,被稱為“最接地氣的停課不停學”。
布谷飛飛勸早耕,春鋤撲撲趁初晴。人勤春早,眼下農人已開始下地干活,播下種子,也播下新一年的希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傳統春耕生產方式正面臨疫情防控中減少人員聚集、實行社區村莊封閉管理等舉措的新挑戰。在農用物資供應、技術服務指導、供銷合同簽訂、生產雇工等方面,不少常規操作可能面臨暫時性失靈,而被動等待只會貽誤時機。以華農為代表的一些農業院校不是坐等開學,而是抓緊時機,鼓勵師生把專業知識運用到春耕實踐當中去,有力緩解技術力量“下鄉難”的問題。就地下田、知行合一,這種主動作為的自覺、靈活應變的策略值得推廣和學習。農民盡早開展春耕,也需要有關方面不等不靠,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為農事活動的有序進行,提供便利條件、營造良好氛圍。
人誤地一天,地誤人一年,春耕和抗疫一樣“不等人”。“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時強調,當前,要在嚴格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全力組織春耕生產,確保不誤農時,保障夏糧豐收。不誤農時保春耕,是穩定“米袋子”“菜籃子”的必須,也是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必須。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手抓,對各地的應戰應變能力是不小的考驗。
作為農業大省,湖北備耕工作起步早,春耕生產資料的調劑和供應相對平穩。但也要看到,湖北省和武漢市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開展春耕絕不意味著對防疫的放松。所提的應變之策,須臾不能忽視鄉村公共衛生條件的客觀現實,該管到位的地方決不能松懈一分。毫不松勁抓牢疫情防控,不失時機抓好春耕生產,在具體實踐中難免會碰到一些問題。比如,疫情防控離不開交通管制,春耕所需的農用物資則需要通暢交通;減少外出活動是防疫的重要手段,農事耕作則必須下到田間地頭。面對種種矛盾和壓力,各地不能因此而徘徊不前,顧此失彼,必須增強問題意識,根據疫情實際,因事分清輕重緩急,靈活科學地調度資源,把春耕和抗疫兼顧好。
戰疫情、搶農時,既要保持足夠的信心,也要多些應變之舉。暢通“綠色通道”,簡化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運輸通行證辦理流程;指導農民在做好嚴格防護下,搶抓農時開展田間管理;科學安排水稻生產,調整優化種植業品種結構……為適應這一特殊時期的農業生產工作,我省正在積極探索、主動創新工作方法。放眼全國,田間扎堆干活的現象少了,鄉村干部集中幫助村民采購農資,網上春耕、專家在線“看田”的多了。諸般應變舉措也啟示我們,轉換一下角度,辦法總比困難多。許多創新手段不僅解決了當下之需,同時也在拓展農業發展的思路,倒逼相關服務轉型升級。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備耕正當時。農耕時節,多一些應變之策,多一些積極作為,豐收就會來到希望的田野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