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6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社區疫情防控組公示全市第一批無疫情小區、社區、村(大隊)名單。
城鄉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創建“無疫情社區”,是事關武漢戰“疫”全局的系統性、基礎性工程。向社會公示無疫情小區,并給予真金白銀的獎勵,有利于調動各方積極性,共同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更扎實、更精準、更有效。
新冠病毒的確切來源和傳播路徑雖然仍未完全弄清,特效藥和疫苗研發也需假以時日,但各地社區嚴防嚴控的效果已經充分顯現。守好每個小區的門,看好每個小區的人,就是在為疫情防控的最終勝利爭取時間、創造條件。一個個無疫情社區,如同一盞盞點燃希望的燈火,一個個被攻克后插上紅旗的堡壘,只要蹄疾步穩、穩扎穩打、步步為營,通過一個個小區、一個個社區、一條條街道的“清零”,由“點”帶“片”、以“片”帶“面”,推動社區成為打贏武漢保衛戰的一線堡壘。
“無疫情”是實實在在干出來的。把嚴格的封閉管理措施落到每個環節、每個方面,做到疫情零發生、防控全到位,并非易事。封閉管理、排查摸底、衛生消殺、生活保障、維護穩定、宣傳發動……每一項對社區內部的自我管理、自我組織都是一種考驗,對下沉社區的耐心和細心也是極大挑戰。探尋“無疫情社區”背后的防控密碼,各社區具體的防控辦法雖不盡相同,但根子都在“早”“嚴”“細”上。這些疫情期間管理得當的社區樣本,誕生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值得其他社區深入研究、借鑒學習。
“零疫情”不等于“零風險”,掛牌“無疫情社區”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一方面,要繼續總結和保持好做法、好經驗,另一方面,也要在“外防輸入”上鉚足氣力、久久為功。無疫情社區將每三日進行一次備案公示,這種“有進有出”的動態評選機制,不僅對參與爭創的社區是一種激勵,對已授牌的社區也是一種提醒。掛牌“無疫情小區”,仍要時刻繃緊“一篙松勁退千尋”這根弦,讓防疫成果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湖北除武漢外新增確診病例已連續三天為零,全國新增確診病例降至兩位數,這兩條消息釋放出了令人鼓舞的信號。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但湖北和武漢仍然是疫情防控重中之重,下一階段還需各個社區及時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鞏固成果、擴大戰果,把每個社區都打造為“安全島”,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才能積小勝為大勝,早日奪取疫情防控的全面勝利。(湖北日報評論員 周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