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蔓 龍華 通訊員 楊岑
“在武漢這樣一座特大城市,短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全民核酸檢測,體現了政府決策部門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展示了各職能部門和基層工作人員的執行力度以及武漢人民的高素質,是成功的武漢經驗。”
6月5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武大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教授胡克在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表示,排查是基于前期大量科研工作基礎上做出的重大決策,從采樣、檢驗到結果的質控和解讀,體現了論證的科學性、技術的先進性、實施的可行性、方法的穩定性和實施的必要性,結果是可信的。
胡克介紹,無確診感染者、無癥狀感染者檢出率僅為十萬分之三,這一檢測結果符合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甚至好于科研人員預期。在大規模核酸檢測之前,科研人員對于無癥狀感染者已做了很多流行病學研究,在2月底就開始密切關注這一人群。4月8日,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制至今,無癥狀感染者的發生率逐步下降。而這些極少的無癥狀感染者致病性極弱、傳播性極低。基于檢測結果,完全可以認定“武漢是安全的,武漢人是健康的”。武漢人在外應該得到一視同仁的對待,武漢市也歡迎外地人來武漢正常工作、生活、學習。
對于今后一段時間,疫情防控策略可能發生的調整,胡克認為,管控力度總體上會調低,具體低到什么水平,需要進行科學論證。既要恢復正常生產,又不影響疾病防控。“例如社區管控可以適當調整。對醫療機構住院患者的核酸檢測、非人口密集處的戴口罩要求、使用中央空調的限制等方面,我覺得都可以適當調整。但對機場等窗口場所及重點人員和重點地區的管控不可放松。”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胡克與專家組成員夜以繼日研判疫情形勢、完善診療方案、指導救治患者、加緊科研攻關。對于這位曾經經歷過SARS、禽流感等歷次疫情的呼吸傳染病專家來說,他考慮更多的還有如何預防今后再發生類似公共衛生事件。
胡克說,此次疫情得到有力控制,代價巨大。未來,要在“防”字上下更多功夫,加大科研與科研成果轉化力度;加強對康復期病人的關注和相關科研攻關;強化對環境中病毒的監測,包括對自然界動物的監測;加強對病毒易感性、變異性的研究;利用窗口期抓緊研究藥物和疫苗。化被動為主動,提升民眾免疫水平。同時,發熱門診、感染科、院感辦、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重癥醫學科的硬件投入和人員培訓需進一步加強,以不斷提升醫療救治能力。
胡克提醒廣大市民,應養成日常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不扎堆、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時注意遮擋,加強通風,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勤洗手。這不僅是為了預防新冠,也為了預防結核、流感病毒等所有呼吸道疾病,避免交叉感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