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網絡
01 儀式感,讓孩子更有幸福感
一個留學國外的朋友曾說,每當想家時,她都會給自己煮一碗荷包蛋面。
因為小時候每年生日,媽媽都會親手為她做一碗這樣的面。一碗熱氣騰騰的面,幾縷蔥香,會讓她立刻聞到幸福的味道。
那碗有著儀式感的面,代表的是親情的溫暖,重視與被愛。
作家霖莜莜說:“一次約定俗成的相聚,一堆成長中的生活碎片,其實是一次次關于儀式感的探索和溫習,也是一次次關于愛的認知與確定?!?/p>
儀式感,能給孩子們帶來被在乎的安全感。
即使很簡單,卻滲透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聚沙成塔般地成為一股巨大的力量,足以支撐一個人的一生。
02 有儀式感,是給孩子最好的富養(yǎng)
德國作家洛蕾利斯在《我們?yōu)槭裁葱枰獌x式》一書中曾說:“有儀式感的人生,才使我們切切實實有了存在感。不是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滿熱忱地面對生活。”
儀式感背后,體現的是對生活的熱愛和尊重。
不需要多少物質做基礎,一頓豐富的早餐、窗臺上的一束鮮花......一點點小事,都能賦予生活儀式感。
有位家庭主婦,每天在網絡上分享日常。
孩子生日時,她會手工縫制他們最愛的卡通人物,在自制的卡片上寫滿祝福的語言;
日常的三餐,也要鋪上平平整整的餐墊,清水養(yǎng)一束尤加利,點一盞香薰;
母親節(jié),她會為孩子穿戴一新,備上鮮花和小禮物,一起去看望奶奶……
小小的儀式感,讓生活真正成為了生活,而不是生存。
愛生活、會生活,其實就是給孩子最好的富養(yǎng)。
很認同作家小麥芃芃的一段話:“你給孩子什么樣的儀式感,他就會從中獲得怎樣的價值觀。
給孩子過生日,告訴他大了一歲,要比以前更好,讓他對自己的人生更有使命感;
陪孩子參加學校的親子運動會,匯報演出,讓他對自己更有信心和認同感;
讓孩子在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教師節(jié)的時候,給爸爸媽媽和老師送上祝福,讓孩子懂得感恩?!?/p>
對孩子來說,生活的一點點小美好,都會在他們的心靈留下一抹亮色,在時光的沉淀中,他們會逐漸變得內心豐盈,積極溫暖。
03 有儀式感的家庭,孩子更懂愛
兒童教育學家尹建莉老師,曾經講過女兒圓圓的一個小故事。
圓圓小的時候,他們每年圣誕節(jié)都會送她一份禮物,告訴她,這是圣誕老爺爺送的。
圓圓每次都十分開心。
即使后來知道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依舊十分配合地接收禮物,享受父母帶給她的各種小驚喜。
長大后的圓圓,也漸漸擁有了一份制造幸福的能力:
好朋友生日,她會送一份心意滿滿的小禮物;爸爸偶爾忘記媽媽的生日,她會以爸爸的名義,送媽媽一束玫瑰。
儀式感,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是存在的。擁有過足夠多的愛,才懂得復制愛,付出愛。
擁有愛的能力,一個孩子才算是真的長大。
04
小孩身心成長需要一定的儀式感,在這個小小的儀式中,為孩子提供心靈最需要的“營養(yǎng)”:存在感、安全感、幸福感。
父母給孩子的儀式,不僅僅是在特殊的日子,也可以是每天出門前的擁抱,臨睡前的一句晚安。
這些看似很小的事,都會成為孩子最溫暖的體驗和最美好的記憶。
將來,他們無論有怎樣的境遇,都能心懷期望,把日子過得豐富有味。
因為他們知道,生活很重要,自己很值得。

主播|香菜
作者:焰燃,80后寶媽,愿和孩子們一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本文首發(fā)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3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聯系授權。原標題:沒有儀式感的家庭,養(yǎng)不出幸福的孩子
主編:王會
編輯:郭蔓 張依
東湖夜讀欄目有償招募主播/文稿
如果你熱愛朗讀、有聲音特長、愿意分享
留言告訴我們,荊楚網為你提供展示平臺
如果您有夢想、有情懷、有故事
我們也期待你的來稿
小編微信:zy895859058
投稿郵箱:895859058@qq.com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