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看到這樣一個視頻:
孩子問媽媽:你為什么要去上班啊?
一位媽媽回答:媽媽要賺錢才能給你買吃的買玩的,供你讀書啊。
另一位媽媽回答:因為媽媽要學習新的知識、結交新的朋友、不被社會淘汰呀。就像你是學生,就要好好學習,要和朋友好好相處一樣。
兩種不同的回答,背后體現的是兩種不同的價值觀。
誠然,對于很多父母來說,拿起工作無法陪你,放下工作無法養你。
但是,對于幼小的孩子來說,父母的回答,卻會影響孩子對于職業、乃至人生最初的看法。
不同的回答 孩子看到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也許,聽到這個問題后,很多父母會覺得好笑。
甚至,有些父母會覺得孩子是在無理取鬧,進而開始吼孩子:我不上班,哪來的錢養你?你吃什么?喝什么?
不可否認,所有的父母,都想孩子能夠理解自己,能懂得賺錢不易、生活不易,出發點是好的。
但孩子聽到這樣的答案,會直觀地認為:上班就是為了賺錢!賺錢就是為了吃喝!
甚至,在情感上受到震動的孩子,還會覺得爸媽之所以要上班,都是自己拖累的。
其實,這個問題,源于孩子對陪伴的渴望。
你可以告訴孩子:“爸媽喜歡工作,工作能學到新奇的知識,給其他人帶來快樂。爸媽上班不能陪你,但會一直想著你。”
這樣的回答,雖然不能滿足孩子陪伴的愿望,但會給孩子極大的安全感。
并且,還可以傳遞給孩子積極的信號。
孩子會對未來的職業、生活充滿期待,并盡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如此,孩子在學習上,也會更加積極上進。
讓孩子知道 爸媽即使工作也依然愛你
在《少年說》中,一個女孩對媽媽喊話:“媽媽,為什么你可以跟陌生人講那么多話,卻不能跟我說說話?
有一次我給你打電話,你電話忙音,等我終于打通時,你用很冷漠的語氣問我什么事?
你是不是沒那么愛我了……”
其實,父母起早貪黑,都是為了家庭能夠過得更好,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條件。
然而這種付出,卻并不一定可以得到孩子的諒解。
因為,孩子看到的是:父母眼里只有工作,根本就不愛我。
對于孩子渴求陪伴的眼神,父母需要做的,不是置之不理,更不是冷眼相對,而是應該溫柔地對孩子說:
媽媽雖然工作很忙,但你永遠都是媽媽最愛的寶貝。
父母看待工作的態度里 藏著孩子的人生格局
曾看到過一個清潔工的故事:
一個冬日的早晨,天剛蒙蒙亮,一位媽媽準備出門上班。
5歲的兒子,睡眼朦朧地問媽媽:“媽媽,你為什么每天都要那么早出去上班啊?”
這位清潔工媽媽回答說:“你每天去幼兒園,都要走過一條長長的馬路。如果馬路上很臟,全部都是垃圾,你會開心嗎?”
孩子說:“不開心。”
媽媽繼續說:“所以啊,媽媽要早一點出門,把馬路清理干凈。這樣小朋友們每天走過那條馬路時,都能開開心心的。”
孩子聽了,非常開心,他對媽媽豎起了大拇指:“媽媽,你好偉大。”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父母對待工作的認知,決定了孩子看待事物的眼界和格局。
美國著名青少年學家阿黛爾·法伯曾說:不要低估了你的話,對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所以,當孩子問“你為什么要上班時”,請彎下腰,俯下身,耐心地回答。
給孩子營造一個美好的童話,讓孩子用愛與期待,去擁抱未來的世界。

主播|莘荑
文章來源:網絡
主編:王會
編輯:郭蔓 張依
東湖夜讀欄目有償招募主播/文稿
如果你熱愛朗讀、有聲音特長、愿意分享
留言告訴我們,荊楚網為你提供展示平臺
如果您有夢想、有情懷、有故事
我們也期待你的來稿
小編微信:zy895859058
投稿郵箱:895859058@qq.com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