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魚縣委書記胡春雷(右)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訪談,展示嘉魚縣特色農副產品。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蔡俊 攝)
嘉魚縣委書記胡春雷 接受訪談視頻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會君 通訊員 江開群 黃鵬
10月24日,嘉魚縣委書記胡春雷來到湖北日報5G演播室,帶來特有的“嘉魚味道”。
胡春雷說,嘉魚縣的發展目標是,建設湖北經濟強縣、打造臨港生態新城。
從《詩經》里走出的嘉魚
全省有103個縣市區,嘉魚縣在這103個兄弟姐妹中,最靚麗的名片是什么?
“我認為有三張名片值得一說。”胡春雷介紹,一是“詩經嘉魚、二喬故里”,二是“蔬菜大縣、魚米之鄉”,三是“時代旗幟、官橋八組”。
在嘉魚縣下高速,能看到一條“詩經大道”。“嘉魚和《詩經》是有關聯的!”胡春雷解釋, “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就是《詩經》對嘉魚人民熱情好客習俗的描繪,也是嘉魚之名的由來。
官橋八組,這個享譽全國的村小組,現在怎么樣了?
胡春雷自豪地拋出一組數據:“去年,這個村小組的集體總資產已達30億元,有的村民住上別墅,年人均純收入有6.8萬元。40年來,這個小組先后被授予100多項國家級榮譽。”
官橋八組的“領頭雁”叫周寶生,他是黨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連續六屆蟬聯全國人大代表。在周寶生的帶領下,官橋八組在上世紀70年代末率先實行聯產承包,80年代初創辦集體企業,90年代成立田野集團,2002年創辦武漢大學東湖學院(現名武漢東湖學院)。現在,他們正在抓緊實施田野鄉村公園、山水林田湖草國土綜合整治試點、東湖學院南校區建設等項目,在3.8平方公里的小山包上續寫“八組傳奇”。
“深閨”蓮藕成“俏銷貨”
疫情后,直播帶貨讓嘉魚泡藕帶火爆全網。
“這就是網紅泡藕帶。”胡春雷舉起托盤,展示鮮嫩如玉的泡藕帶。
嘉魚一家公司,今年春節年前囤積了2000多噸貨。復工復產后,半個月“清”掉一大半,日銷量最高達7萬份共21萬袋。公司負責人驚呆了:“從來沒想到,嘉魚農產品可以這么火!”
早在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就專門聚焦了嘉魚的蓮藕。胡春雷拿起一條密封袋包裝的野藕說:“這就是《舌尖上的中國》關注的‘龍骨野藕湯’的原材料,野藕的身形是比較圓長的,色澤也更亮麗。這是藕粉,100斤新鮮蓮藕僅產出4斤純藕粉,每一口都是大自然的精華,是養生佳品……”
胡春雷補充,嘉魚的越冬蔬菜復種面積是全省第一,縣內出產魚類80余種,占全省70%以上,還擁有亞洲最大斑點叉尾鮰種苗生產科研基地。疫情期間,嘉魚累計向武漢供應蔬菜11萬噸,鮮魚67.8萬斤,深受武漢人民喜愛。“我們將繼續加大農業產業化發展力度,讓更多養在深閨的‘土品牌’變成‘俏銷貨’。”
人均公園面積14.2平方米
經歷疫情、汛情兩場大考,胡春雷用“形勢嚴峻、斗爭艱苦”來形容。
2月下旬,嘉魚啟動復工復產工作;3月底,560家工業企業全部復工;4月底,14927個市場主體全部復工復市;7月,搶收早稻、搶種晚稻、搶播早稻翻秋、搶種秋玉米秋黃豆、搶種搶育蔬菜;9月全縣各項經濟指標降幅持續收窄,全縣經濟社會實現穩定復蘇態勢。
胡春雷介紹,全縣的發展目標是,建設湖北經濟強縣、打造臨港生態新城。
漫步嘉魚縣城,三湖連江碧波蕩漾,文廟山和牛頭山隔湖相望,人們稱之為“半城山色半城湖”。三湖連江旁邊,有個馬鞍山生態園,占地面積上百畝。這里曾是采石場,距離長江不足千米。1996年關停后,一直沒有得到系統治理,成為衛生死角。去年,嘉魚攜手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啟動嘉魚濱江生態環境提升示范工程。數據顯示,目前全縣共有24個城區公園,人均公園面積達到14.2平方米。
“干部是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胡春雷表示,將繼續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大統一、大轉變、大落實活動,激發“想為”內生動力;組織干部外出學習、開拓視野,提升“能為”實際本領;為敢于擔當干部撐腰鼓勁,打消“敢為”各種顧慮;用好綜合考評“指揮棒”,增強“必為”行動自覺,在全縣上下形成合力,沖刺建設湖北經濟強縣、打造臨港生態新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