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石市西塞山區委書記朱宏偉(右)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訪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申 攝)
朱宏偉講述西塞山轉型發展之路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洋 通訊員 陸紅婷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唐朝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傳唱千年,讓西塞山名揚天下。
因西塞山得名的黃石市西塞山區,積極對接長江中游億噸大港黃石新港,大手筆謀劃臨港產業園,已簽約項目9個,總投資53.2億元;已開工項目10個,總投資17.82億元。
11月11日,西塞山區委書記朱宏偉走進湖北日報5G演播室,講述老工業城區轉型發展“蝶變”之路。
謀劃建設臨港產業園
“向東,5分鐘車程可到棋盤洲碼頭,這里是黃石新港核心港區;向西,20分鐘可到順豐機場、高鐵車站;東南西北任一方向,10分鐘均可上高速公路。”訪談開始,朱宏偉這樣介紹西塞山區的區位優勢。
產業謀劃,如何發揮緊鄰新港優勢?西塞山區與黃石交投集團合作共建臨港產業園。
臨港產業園位于西塞山區河口鎮,規劃面積10.6平方公里,定位為黃石領先的港城融合先行區、高端制造集聚區、綠色發展樣板區和體制創新示范區,列入黃石市級發展戰略。
黃石是一座老工業城市,西塞山區作為老工業城區,轉型發展任重而道遠。“全面對接新港、依托新港、服務新港,是加快轉型發展的突破口。”朱宏偉說。
黃石新港,長江中上游七大港口之一,國家一類開放口岸,近年來快速發展,已成為集散貨、件雜貨、集裝箱、危化品及多式聯運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港口,總體布局為“一核兩翼三港區”:以棋盤洲港區為核心,城區港區、陽新港區為兩翼,三大港區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協同發展。
依托新港規劃建設臨港產業園,恰逢其時。根據計劃,今年完成總體規劃修編評審、項目布局范圍內土地房屋征收等。2021年,將開建醫院、公園等配套工程和一批引領型產業項目。2022年,核心區格局基本形成,配套功能顯著改善,一批基礎性、支撐性產業項目投產。2024年,成為投入強度、產業密度、經濟發展速度、生態環境滿意度在黃石領先的轉型發展新標桿和強勁活躍增長極。
騰出建設用地2220畝
今年4月以來,臨港產業園建設提速。
4月15日,黃石市委書記董衛民、市長吳錦率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調研西塞山臨港產業園建設并召開現場辦公會;5月22日,西塞山區委全會決定,加快臨港產業園建設,將其列為高質量發展“頭號工程”,并成立指揮部,組建專班。
征收拆遷,成為擺在面前的首要任務。西塞山區近萬名黨員干部迎難而上。
圍繞“一年規拆改、兩年快起步、三年大變樣”的工作目標,全區上下分別在“五一”、端午和“十一”等節假日,先后開展5輪征收拆遷攻堅行動。
“為什么選在節假日?因為節假日家里有人,便于我們上門做思想工作。”朱宏偉說。
訪談中,他特意提到石家老灣的貢獻,“這是一個有著360多年歷史的自然灣,‘十一’期間啟動征收拆遷,為了支持產業園建設,79戶居民6天內完成房屋征收簽約,3天內全部搬家。真要搬家了,還是很不舍。”朱宏偉說,當時群眾自發燃放煙花爆竹,既是告別,也是慶祝,氣氛熱烈。
從5月1日到10月底,近300戶民房全部拆除。朱宏偉表示,老百姓要的是公開、公平、公正,把思想工作做到位,征收房屋一個標準,一把尺子量到底,“天下第一難”也就化解了。
最新統計顯示,臨港產業園完成征收房屋12萬平方米,騰出建設用地2220畝。
首批項目集中開工簽約
按照臨港產業園定位,招商引資也同步進行。10月30日,首批項目集中開工簽約。
備受關注的黃石二中濱江校區奠基開工。該校占地約170畝,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7億元,分兩期完成,一期將于2022年秋季開學。
集中開工項目還有5條道路、5處還建樓以及建材產業園等。
集中簽約項目包括鹽田港長江總部、黃石智慧園區、臨港物流園、天新特鋼產業園、城市生鮮配送網絡等。其中,鹽田港長江總部項目由深圳市鹽田港股份有限公司投資3億元,設立鹽田港長江總部公司,建設臨港產業新區高端綜合商務區。黃石智慧園區由青島海信網絡科技集團分3期投資7.2億元,建設5G+融合創新示范區。臨港物流園由廈門中眾合有限公司投資4億元建設,正式運營后,可實現年交易額30億元以上。
“開工速度之快、入園項目之優,受到好評。”朱宏偉說。
西塞山下,長江之濱,一個生機勃勃的臨港產業園正在強勢崛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