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看,七間潔白的平房一字排列,綠樹花壇環繞四周;近觀,“安全住房”標識醒目,廚房、獨立衛生間、臥室布局分明。“沒想到老了還能住進這么好的房子。”12月14日,孝南區臥龍鄉河口村,記者在村干部的帶領下,來到了陳丙清老人家中,老人感慨地說。
現年68歲的陳丙清是位孤老,屬低保戶。老人以前住的房子還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期村里出錢幫忙建的,時間久了臨近倒塌,去年,村里整合危房改造資金幫老人建了一間25平方米的房子。
緊挨著陳丙清家的同村村民王二貨也是危房改造的受益者。家庭貧困,一直以來身體狀況不好的王二貨,直到50多歲才娶妻生子。“我是去年11月份搬過來的,能住這樣的房子滿足了!”看著自家新房,回想起以前破爛不堪的小瓦房時,王二貨直言感激。如今,王二貨再也不用為房子發愁,平時打打零工,村里有基礎項目建設時就去做活,家里逐漸擺脫了貧困,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據介紹,河口村經過多次排查,村里像這樣的低保戶、困難戶共有7戶。針對7戶家庭的實際情況,該村決定以聯建模式,整合資金建設保障房,切實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除臥龍鄉外,孝南區陡崗鎮、新鋪鎮等鄉鎮因地制宜,采用聯建模式,在解決貧困戶住房問題的同時,合理利用住房資源。陡崗鎮還針對1人戶、多人戶,按照中省住房安全有保障相關建設要求,聘請專業設計人員設計建筑圖紙,讓困難群眾住上了明亮、舒適的新房子。
“現在能住進這么亮堂、安全的房子,多虧了國家的好政策!”12月10日,在大悟縣宣化店鎮新店村6組,談起危房改造的情況,67歲的老人吳成功滿懷感激。他家以前住的是上世紀50年代建造的土房子,由于建造時間久遠,房子快要倒塌,四周用棍子支撐著,遇到起風下雨,住著提心吊膽。
早年,吳成功的妻子因病去世,留下兩個孩子,一個一歲多,一個四歲多,家里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在黨的政策“春風”吹拂下,2018年,經本人申請,村級評議,鄉鎮初審,縣級審批的程序,吳成功家被納入D級危房改造,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和政府補助的3萬元,建起了新房,從此告別“憂居”生活。
孝南區、大悟縣只是全市危房改造工作的一個縮影。“十三五”期間,我市將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作為精準扶貧“兩不愁、三保障”中住房安全有保障的重要舉措和重要支撐,把做好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等4類重點對象放在危房改造的優先位置,有效助推脫貧攻堅工作全面落實。
市住建局作為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牽頭部門,始終堅持應改盡改、不漏一戶目標,狠抓補助對象認定、危改質量及補助資金監管、住房排查等工作,積極開展住房安全鑒定,努力做到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全覆蓋。在市住建局的督促指導下,全市各鄉鎮不斷推動農村危房改造,極大地改善了農民的居住條件,也改變了農村的面貌。
為確保危房改造工程質量和安全,市住建局還制作了危房改造操作程序流程、住房安全認定工作辦法、住房安全現場核驗注意事項、認定告知函等一系列指導性材料。在危房改造的過程中,各縣市住建部門指導每個鄉鎮派技術人員現場督導和驗收。
目前,全市2.5萬戶危房全部得到了改造,困難群眾圓了“安居夢”;11.12萬余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情況現場核驗全部完成,農村四類對象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全面實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