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網絡
結束,是為了更好的開始
前兩天,一個學弟發了條“開工大吉”的朋友圈。
還記得最近一次聯系,是在年前。他說,明天就要回老家發展了,今天是在這兒的最后一夜,想找人說說話。
他是外地人,畢業后留下來創業,向銀行貸款做起了某款飲料的代銷。
畢業四年,事業不見起色,廠家價格上調,還趕上門面租金漲價,他正猶豫要不要再咬牙硬撐一年,結果手機響了,是該交車貸的短信提醒。
環顧身邊的同學,就算沒混出什么大名堂,也好歹積累了經驗,而自己都快三十了,卻背了一身債。他不禁自嘲:是不是該老老實實去上班啊!
還記得他那一晚的頹廢,而現在,他已重新出發,說要再“折騰”一次。
經歷上次的教訓,他檢討了自己的不足,在新項目上,從運營到管理,都以上次為戒,層層把關。
處理上次尾貨的錢,雖然對銀行貸款來說是杯水車薪,但是,及時止損,就是最大的盈利。
創業沒有那么多的“一夜暴富”,人生也沒有那么多的順風順水,經歷過山重水復,才迎得來柳暗花明。
失去,是為了更好的得到
七年前,我的文章第一次被印成鉛字,有個很負責的編輯,愿意指點我,讓我堅持寫稿,可是我坐不住板凳,也沒那份耐心,生生放棄了資源。
學的專業是理科,大學畢業后,找了份穩定工作,以為可以坐等退休,再與文學無緣,可我卻被分配到了文科崗位。
要求我出口成章,要求我下筆能文。對于一個不善交際、習慣與數字為伴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噩夢。
為了配合工作,我再去聯系那位編輯,卻發現對方已經將我刪除了。
作者群里,有人比我年紀小,卻出了兩本書;有人比我起點低,卻簽了大平臺。
沮喪時,我常想,如果命中注定我要做文職,那么當初學理的意義是什么?如果我也筆耕不輟,那現在是不是也一樣會思如泉涌?
當我磕磕絆絆地拿筆重新開始,沉心靜氣地去打磨文章時,才發現,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也沒有白學的知識。
不論是寫文章,還是日常交流,理學基礎,讓我更講究邏輯性,文學擴充,讓我更注意措辭的精巧性。
我現在做的,不過是回到七年前的岔路口,去領略另一條路的風光,這何嘗不是一種收獲,一種回歸?
人生在世,我們可能浪擲了金錢,耽誤了時間,愛錯了人……經歷各種各樣的“浪費”。
可正因為這些“浪費”,讓生命有缺憾,也成全了一個更豁達的自己。

主播|硯筠
作者:一梨,文章轉載自人民網。
原文標題:所有的遺憾,都是成全。
主編:王會
編輯:郭蔓 張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