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482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荊楚581萬脫貧人口站上新起點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勝)1月24日從省扶貧辦獲悉,到2020年底,全省581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482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
數據顯示,全省37個貧困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7266元增加到2019年的12911元,年均增長10.06%。
大冶市殷祖鎮胡六村村民楊啟全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幾年前,大學剛畢業的兒子意外從床上跌落,導致癱瘓。楊啟全帶著兒子四處治療,不僅花光了積蓄,還欠下十多萬元的外債,全家一時陷入困頓。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一度對生活失去信心的楊啟全重拾希望,通過發展養殖業,2020年全家年均收入超過6萬元,順利脫貧。按照國家扶貧相關政策,兒子的醫藥費可以報銷90%,通過不間斷地治療,兒子身體逐漸恢復起來,一家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如楊啟全一樣,這樣的脫貧故事在荊楚大地頻頻上演。
“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各地,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作為打贏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堅持五級書記抓扶貧,省委書記、省長擔任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組長,將脫貧攻堅責任牢牢扛在肩上;42位省級領導分別聯系37個貧困縣,不脫貧不脫鉤。
全省選派駐村扶貧工作隊21575支、駐村干部78746人,駐村第一書記13348人。412家省直單位、36個經濟強市縣結對幫扶37個貧困縣,6933家民營企業簽約幫扶6239個行政村。為了壓緊壓實責任鏈條,2016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先后約談扶貧考核綜合評價靠后的21個市、縣黨政主要負責人。
對標中央要求,我省各級財政加大扶貧資金投入,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精準發力。“十三五”期間,全省各級財政累計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884.76億元,年平均增幅達20%以上。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等制度保障;完成“4類重點對象”62.9萬戶危房改造和31.84萬戶、88.23 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適齡學生無失學輟學;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全部解決。全省各地著力推進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建立穩定的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培育發展特色產業,幫助330萬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嵌入產業鏈。
2020年,面對新冠疫情的考驗,我省采取超常規舉措,全省上下一鼓作氣攻克最后的堡壘,對11個縣、454個行政村開展重點攻堅,不因疫情災情影響降低標準。全國各地對湖北脫貧給予全方位支持,2016年到2020年,17家中央單位對口幫扶我省25個國定貧困縣,直接投入資金39.58億元;杭州強化東西部協作,累計援助恩施州12億元。到2020年底,剩余5.8萬貧困人口如期完成脫貧任務。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省扶貧辦相關責任人稱,今年全省37個脫貧縣將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主要扶貧政策舉措只強化不后退,資金投入只增加不減少,幫扶力量只加強不削弱,鞏固脫貧成果同時對接鄉村振興。對6萬戶18.3萬名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施行“一戶一策”,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防止致貧返貧。
數說我省脫貧攻堅成績單
全省581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482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十三五”期間,全省各級財政累計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884.76億元;28個國定貧困縣整合資金1257.19億元;
37個貧困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7266元增加到2019年的12911元,年均增長10.06%;
全省122.7萬貧困人口納入農村低保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農村低保標準5707元,特困救助標準10764元;
17家中央單位定點幫扶我省25個國定貧困縣,投入幫扶資金39.58億元;東西部扶貧協作杭州累計援助恩施州財政資金12億元;
全省21575支工作隊駐村幫扶,駐村干部達78746人。十八大以來,全省223人次駐村干部獲省級以上表彰,96名干部為扶貧獻出生命;
62.9萬戶危房改造,31.84萬戶、88.23萬人易地扶貧搬遷;
納入國家光伏補貼項目目錄電站總容量122.77萬千瓦,惠及26.75萬戶;
全省認定扶貧產品22487個,累計銷售403.3億元;
落實貧困地區公益林生態補償金7億元。
(以上數據均來自省扶貧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