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通訊員 郭斯 周月婷
編者按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提出,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對易返貧致貧人口,如何加強監測?對脫貧地區產業,如何培育和支持?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如何搞好后續扶持?即日起,湖北日報開設專欄“聚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報道全省各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相關部署、探索。敬請關注。
巍巍大別山,物華天寶地。脫貧攻堅戰中,黃岡市培育發展蘄艾、紅安苕、武穴山藥等十大扶貧特色產業,帶動26.4萬貧困戶摘掉窮帽。
“鞏固脫貧成果關鍵在產業。”黃岡市扶貧辦主任董本漢表示,將進一步加強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加大產業發展支持力度、支持市場主體做大做強,補上技術、設施、營銷、品牌等短板,讓脫貧產業“長”得更壯實。
補齊紅苕產業鏈
3月1日,春雨淅瀝,紅安縣城關鎮小豐山村環村公路上,大貨車排成長龍。
“都是來拖紅苕熱干面的,這是紅虹公司的爆款產品,每天網銷超過1萬單。”小豐山村黨支部書記周從貴介紹,2020年,紅虹公司給村集體和脫貧戶帶來近百萬元收入。
小豐山村,2015年被定為重點貧困村。該村引進市場主體,成立紅虹食品加工廠和電商公司,發展紅苕種植、加工等產業。
紅虹公司發展很快,但公司總經理張景卻感到壓力重重:收購的紅苕品質不一,主要原料紅苕淀粉依賴外購,主打產品紅苕酸辣粉銷量減少。
2018年,紅安整縣脫貧,縣委縣政府設立2000萬元產業基金,支持紅苕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初,紅虹公司與全縣12家紅苕種植合作社簽訂協議,統一提供種苗、技術,訂單收購。8月,年產7000噸紅苕淀粉的加工廠在紅安縣川東產業園投產。
“種植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紅苕產量提高一倍,每畝帶動村民增收近2000元。”紅虹公司還開發出新品紅苕熱干面,一上線就成為爆款。
“今年,紅苕熱干面單品銷售額有望突破8000萬元。下一步,公司要在小豐山周邊建立倉儲基地,打通物流堵點,帶動更多村民增收。”張景信心滿滿。
破解山藥“保鮮難”
武穴山藥形似手掌,被稱為“佛手山藥”、大別山“人參”。在武穴,佛手山藥種植歷史超過千年。位于橫崗山脈的余川鎮等地處高山、氣候多雨加上特有的沙層土,是佛手山藥主產地。
“佛手山藥是武穴最具特色的地標優品,更是脫貧致富的金字招牌。”武穴市扶貧辦主任周桂蘭說,脫貧攻堅戰中,僅余川鎮就成立10余家山藥種植合作社,帶動全鎮200多戶貧困戶脫貧,每年戶均增收6000余元。
“山藥產業有了,但產業基礎還很薄弱。”余川鎮黨委書記姜煥勇坦言,佛手山藥“保鮮難”,大多只能在武穴本地和周邊縣市銷售,市場半徑較小。
如何壯大山藥產業,鞏固脫貧成果?2020年10月,武穴市招引能人回鄉,與運鴻集團簽訂協議,由運鴻投資10億元在余川鎮打造山藥小鎮。
“山藥小鎮是農旅融合項目,集種植、加工、銷售、展示、研發以及農耕體驗、民宿等于一體。”姜煥勇透露,3月28日,小鎮的加工車間將開工建設,“未來佛手山藥將被加工成麻花、掛面以及保健飲品等,徹底破解保鮮難題,讓佛手山藥走出小鎮。”
武穴市委書記李新橋表示,今年,武穴將投入1300余萬元對山藥小鎮周邊村居環境、道路交通等進行整治和改造,為項目建設做好基礎設施配套。
提升蘄艾附加值
“蘄艾產品出口實現‘零’的突破!”近日,蘄春拿到第一份蘄艾產品出口訂單,金額3萬美元,客戶是一家意大利企業。
“這意味著蘄艾敲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蘄春縣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蘄艾是蘄春最重要的脫貧產業,全產業鏈年產值達50億元,帶動全縣3萬人脫貧、10萬人就業增收。
“深耕蘄艾產業,向價值鏈高端躍升,打造知名品牌,將艾葉變‘金葉’。”蘄春縣召開蘄艾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吹響蘄艾產業“二次創業”的號角。
研發新品、注冊商標、申請專利……今年以來,李時珍醫藥集團、蘄艾堂、艾艾貼等蘄艾龍頭企業鉚足勁開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借助電商直播等提升“本草綱目”“李時珍”等品牌的美譽度。
蘄春縣委書記趙少蓮表示,將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建立蘄艾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小農戶的緊密聯合體,讓更多脫貧戶和群眾分享產業鏈收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