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近期陸續出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方案和各項政策,加速推進鄉村振興在地方落地。其中,數字農業、生物種業、高校設施農業、特色產業等成為各地發展的重點。
河南省近日印發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具體出臺了30條措施。2021年,河南省計劃確保全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生豬生產平穩發展,重要農產品保障供給能力進一步增強。鄉村建設行動全面啟動,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到2025年,河南省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深入推進。
作為重要的糧食產區,糧食安全一直是河南省的重中之重。2021年,河南省計劃新建高標準農田750萬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6億畝以上,確保糧食產能穩步提升。到2025年建成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7%以上。
北京市也印發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方案,除了2021年保障糧食、蔬菜、生豬等產量達到一定數量外,推動鄉村建設行動全面啟動,一批農業關鍵科技項目立項攻堅,農業從數量回升向量質同升轉型發展。到2025年,科技創新成為農業鮮明特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7%,設施農業機械化率達到55%以上,高效設施農業技術、裝備、品種自主創新率明顯提升。
數字農業成為各地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廣西壯族自治區加大力度推動數字農業發展,加快推進農村地區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慧電網、智慧農業、智慧物流等方面建設,發揮數字鄉村建設對完善鄉村產業體系、鄉村治理的重要作用,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并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數字鄉村樣板。福建省也出臺措施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賦能鄉村建設,彌合城鄉數字鴻溝,發揮網絡、數據、技術和知識等新要素的作用,不斷催生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甘肅省首個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數字鄉村”示范項目近日建成落地。“數字鄉村”示范項目基于地理信息系統,融合云計算、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設置了“鄉村振興”“脫貧鞏固”“智慧農業”“社會管理”等功能模塊,涵蓋農產品可追溯體系、生態監測、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等內容。
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表示,各地針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方案的陸續出臺,推進了鄉村振興措施的進一步細化。近日,鄉村振興促進法正式通過,為鄉村振興提供了長期的政策保障。與此同時,在推進全面鄉村振興過程中,各地的發展程度、標準體系等情況各不相同,也需要結合本身的具體情況分別施策。(李志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