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過水墨畫一般的綠色樹林,穿過古樸的土窯,來到林中的小木屋,這里就是城里人喜歡的“森”呼吸、“慢生活”——位于荊州市荊州區川店鎮雙堰村的金家窯· 驛景區。
每一天的清晨,在鳥兒清脆的叫聲中,80后返鄉“新農人”、金家窯· 驛負責人舒哲穎早已行走在金家窯· 驛,不斷思考、打磨這片景區。
搭建“小木屋”——讓美麗鄉村有了文藝范
舒哲穎是土生土長的雙堰村人。2016年以前,他在沙市打拼創業,做過電腦網絡、建筑、餐飲行業,生意風聲水起,老婆孩子都融入城里生活,村人眼里的成功人士、創業能人。
2016年,35歲的舒哲穎致富不忘鄉親、不舍故土,更難舍家鄉的碧水、綠樹、清新的空氣,他決心當雙堰村的“新農人“,利用家鄉長勢正好的花卉苗木推動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
舒哲穎一邊在城里創業,一邊從事苗木栽培銷售已有20多年。他對苗木的產業鏈經營不僅有基礎,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決心在以前的苗木經濟嘗試休閑農業、推廣鄉村旅游。
首先他選址200畝,在自家老屋宅基地周邊打造景觀,依樹傍水,順勢而為,別有洞天。通過三年的基礎建設,他一邊建設一邊營業, 讓美麗鄉村有了文藝范,建起簡樸的森林餐廳、3間特色住宿小木屋,筑起小橋流水、秋千小品……
在舒哲穎的帶動下,5戶十多名貧困戶脫貧致富,幫助村里50多名鄉親打工增收。
舒哲穎并不認可這3年來的小成果,他認為,鄉村旅游絕不只是建個農莊,吃吃飯,打打牌,那是最原始形態,現在已經不適應社會需求。還應該在村里的原始生態上,結合當地文化推出特色民俗文化。
引進“小泥陶”——特色民俗+民宿“點靚”鄉村游
舒哲穎說,傳統的低端農家樂模式將不再吸引人,鄉村旅游要加入文化IP才能走得更遠。2020年,舒哲穎大膽引進省級非遺項目——郢城泥陶,將“郢城泥陶”唯一傳承人夏裕谷老先生接到雙堰村合作,為他建窯,建制作室,讓老人安心做陶。同時,請專家挖掘出本土文化,將原景點改名為金家窯· 驛,主打親子研學和親子游,讓大家能好好享受“慢”生活,讓小孩子們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體驗燒、制、繪陶工藝,可購買泥陶作紀念,為鄉村旅游增添了濃濃的文化氛圍。
金家窯· 驛有住宿和餐飲,還有酒吧、書屋等。在幽靜的綠色森林里,這些低矮而又樸實的建筑造型別致;建筑內或擺有五顏六色的酒,各種各樣的書,造型各異的小泥陶;游人望向落地窗外,一大片綠油油草地,人們品嘗美食、觀賞美景,感受著小木屋里撲面而來的文化藝術氛圍,心曠神怡。
2020年,疫情沖擊下的荊州各景區受到很大影響,荊州區委區政府大力拉動鄉村旅游,為各景區帶來巨大的信心和發展動力。舒哲穎說,有各部門的關心扶持下,景區實現逆勢發展。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金家窯· 驛已成功吸引500多名學生感受體驗。自2019年以來,景區已吸引游客10萬多人。在市、區人社部門的幫助下,金家窯· 驛榮獲2020年獲省級返鄉創業示范點稱號,獲得10萬元補貼。今年,景區正在參評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
2020年,舒哲穎被選舉擔任荊州市民宿協會副會長,他決心讓景區以特色民俗+民宿“點靚”綠色雙堰,這一夢想正逐步實現。
體驗“小美好”——打造“慢生活”綜合性度假區
2016年起,舒哲穎陸續投資800萬元將自家的苗木基地改造成鄉村旅游的景點。川店鎮雙堰村四組的金家窯· 驛如今舊貌換新顏,被游人稱:隱居深山的貴族式園林。
歷時5年的“打磨”,這里已成為荊州區鄉村旅游名片。今年4月,景區內已開始投建占地20畝的親子樂園,計劃引進香豬、梅花鹿、孔雀、羊駝等萌寵,配套叢林穿越攀爬等設施,預計在7月建成。2022年,金家窯· 驛將建設成為荊州區最大的慢生活綜合性度假區,讓游人能細細品味極具藝術性的鄉村“小美好”。
荊州民宿起步較晚,還不夠成熟,而恩施、宜昌等地的民宿發展較好。舒哲穎說,景區要以傳統民俗為吸引力,將“旅游+楚文化”結合,主打慢生活節奏,吸引年輕人到鄉村度假,吃楚菜、做楚陶、住土窯。我們計劃打造以泥陶為主題荊州特色鄉村民宿,并成為荊州市民網紅度假區。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政策實施,川店鎮已經越來越美麗。舒哲穎表示,現在鎮上的許多年輕人仍在選擇出門打工,希望這些年輕人都能回到美麗的家鄉創業、就業,共同實現大家的人生夢想。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溫少海 通訊員 肖曉波 責任編輯 李小涵)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