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真真 通訊員 王濤 汪運欽
6月7日,芒種剛過,暮色漸濃。村民們手搖蒲扇,陸陸續續來到牛家院子,一口鄉音,幾個凳子,當陽市河溶鎮民新村的村民圍成一圈,一場“板凳課堂”開講了。
黨史宣講員牛松平頭一個登場,把當地革命烈士傅子和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領導民眾反貪官、打土豪的故事講得繪聲繪色。
“今天不把別的表,感謝黨的政策好……”伴著咚咚鏘鏘的鑼鼓聲,文藝愛好者李雪嬌一亮嗓,引來現場村民一片叫好。
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當陽從黨員干部、退伍軍人、青年志愿者、致富能人中選拔“百姓宣講員”,以身邊先進典型帶動身邊人。春天,在田間地頭,帶上小板凳就地學黨史;夏天,在樹蔭下擺上小板凳,敲起鑼鼓,吸引村民來聽講座……目前,全市23支黨史宣講隊、225名黨史宣講員,用百姓愿意聽、愿意看的方式,以鄉音鄉語傳遞黨的聲音、回應群眾關切。
“既要把黨史故事講給村民聽,也要讓村民說說所思所惑。”河溶鎮宣傳委員陳元元說,每次宣講都精心準備,讓老百姓參與互動,“不僅能聽,還能問!”
宣講結束后的“快問快答”環節,深受村民喜歡。“我有個問題,現在豬肉價格一路下跌,我們養殖戶怎么減少虧損呢?”坐在人群邊上的楊龍急切地問了一聲,把凳子朝中間挪了挪。今年33歲的楊龍,過去在外打工,后回鄉養“清平河黑豬”,如今500頭成品豬正待出欄。
“馬上是端午小長假,抓住這一銷售機會,該出欄及時出欄,逐漸縮減養殖規模。”清平河黑豬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峰說,“我們豬肉品質好,相信會很快渡過難關。”
一問一答,釋疑解惑。“下半年我要把蔬菜大棚規模再擴大。”“我要把農家樂搞得更有特色,爭取更多回頭客。”……
夜深了,蛙鳴陣陣,大伙兒對未來有了新打算。路燈下,村民們臉上笑意盈盈。
把黨史宣講延伸到村灣屋場,把黨史教育講進百姓心里,把矛盾化解在溝通過程中。如今,“板凳課堂”已在當陽累計宣講370場,協調解決問題千余個,參與群眾2萬多人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