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網絡
1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說過這樣一段話:“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后來雖然開竅了,但他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尋找同類,最后變成最孤獨的一個人。”
當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時,莫言卻說自己更喜歡晚熟。
“晚熟的人,到了合適的時候,出現了能讓他展現才華的舞臺,他便會閃閃發光的。”莫言自身便是如此。
57歲那年,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而這一年,距離他開始寫作已經過了整整31年。
輝煌來得雖遲,但終究是來了。
獲獎之后,許多讀者比莫言還著急,希望他盡快出新作品。但莫言不急不躁,沉寂了長達8年的時間。8年之后,他攜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讀者視野。
拋卻外界的繁華浮躁,閉關潛心創作,用8年時間精雕細琢,打磨出一部足夠優秀的作品。
一向不著急的莫言,用自己的經歷印證了一個至簡至深的真理:這世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沒有一步登天的云梯。
所有看似“悄然而至”的輝煌,都是沉下心,耐得住寂寞,一點一滴慢慢熬,一步一步踏實積累的結果。
2
急于求成,反而不成。
古時有個賣橘子的小販,想在城門關閉之前出城,便問路人,怎樣才能盡快抵達城門。
路人回答:“如果你慢慢走,關城門之前能到達。如果你走得太快,那就到不了了。”
小販感到很奇怪,以為聽錯了,就匆匆開始趕路。
結果因為走得太急,橘子總是往外掉,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停下來撿橘子,最終沒能在關城門前到達。
急于求成,最后的結果往往是欲速則不達。
培根曾說:“過于求速是做事上最大的危險之一。”
追夢路上,恨不能一日千里,希望在短時間內就取得成功,結果必定事與愿違。
任何一種目標的完成,夢想的實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3
沉得住氣,才成得了事。
“一切需要時間沉淀的美好,都值得我們耐著性子去等待。”能成大事的人,都懂得厚積薄發的道理。
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沉得住氣,才能成得了事。
古時有一位射箭能手名叫飛衛,他箭術了得,幾乎百發百中。有個叫紀昌的人慕名而來,向飛衛請教射箭之術。
飛衛告訴他,要學射箭,得先學會不隨便眨眼睛。紀昌回家之后,便開始苦練。
妻子織布時,他仰臥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晴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就這樣堅持練了兩年以后,紀昌的本領練得已經相當到家了,即使錐子尖刺在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他興沖沖地跑去拜見飛衛,問自己能不能開始練箭。飛衛卻說,還差得遠呢。“等你練到把一個很小的東西看得很大,把一個細微的東西看得很清楚時,再來找我吧。”
紀昌回到家里,又開始練習起來。
他用一根牛尾巴上的毛綁住一個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全神貫注地盯著它。那只小虱子,在紀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來。
紀昌又把自己練習的情況告訴了飛衛,飛衛這才高興地告訴他:“功夫不負有心人,你終于學到我的本事了。”
一個人,無論在什么境遇下,只有忍得住環境的磨練,把手頭的事做到最好,才能邁向成功。
“伏久者,飛必高。”人生路上,想要有所建樹,就得先沉住氣,靜下心,在孤獨中堅守。
人生路上,總有人走得比你快,但不必在意,也不必慌張。
人生就是一個苦熬的過程。熬不過,出局,熬得住,出眾。當你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氣,靜得下心,日積月累努力,循序漸進改變。
在命運為你安排的時區,一分一厘,不疾不徐,你心中的目的地,終將到達。
點亮“在看”,學會沉住氣,靜下心,你終將抵達勝利的彼岸。
(收看收聽更多《東湖夜讀》文章,請下載荊楚網客戶端、關注荊楚網微信公眾號。)

主播|石皓元
文章來源:洞見(ID:DJ00123987)。作者:洞見·握書姑娘,洞見旗下專欄作家。洞見,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
主編:王會
編輯:張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