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中的楊錫濤 通訊員 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記者趙秀琳 通訊員馮鑫 段風華)在湖北省城市地質工程院,今年51歲的旋挖鉆機機長楊錫濤是小有名氣的“鉆機專家”。自1993年入職以來,從鉆機操作手到操作班長再到機長,他“盤”鉆機“盤”了整整25年,摸熟了各個型號的鉆機。
“地質二代”與鉆機結緣
楊錫濤是一名“地質二代”,聽著當勘探隊員的父親講述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故事長大,孩童時期他就有了自己的地質夢。于是,少年時的他,毫不猶豫選擇了湖北省地質技校勘探專業,從此與鉆機接下了不解之緣。
工作之初,楊錫濤被安排在GPS-15型鉆機上當鉆工學徒。看到師傅們嫻熟地按按這個按鈕、拽拽那個手柄,鉆機就像聽話的巨型機器人一樣正轉反轉、升起落下,他羨慕不已,當一名優秀鉆工的念頭就此在心里扎下了根。
鉆工是個技術活,靠的是勤學苦練和經驗積累。楊錫濤一有時間就去反復了解GPS-15型鉆機的施工特點,跟著老師傅在鉆機上一遍遍操練。經過一個項目的錘煉,他就由一名崗前工換崗為鉆機班長,負責鉆機的成孔和日常保養工作,成為同批入職人員中最早出師的學徒。
跟著“洋師傅”學藝出師
1997年,公司引進當時最先進的意大利產R-618旋挖設備,在全國都屈指可數。為了更好地發揮進口設備的效能,公司決定選拔一批優秀人員擔任操作手,楊錫濤入選首批培訓人員。最初,面對全新的設備、金發碧眼的“洋師傅”、爬滿“蝌蚪”的外文說明書,他心里直打鼓:論學歷,身邊大學生比比皆是;論經驗,自己還只能算個新手,能行嗎?他決定“笨鳥先飛”,加班加點苦練各種操作動作,比比劃劃向“洋師傅”請教,還自己制作了保養和操作手冊,隨身攜帶,隨時往上面添加內容。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最終的淘汰考核中,他以優異的成績入選為一名旋挖操作手。
成為操作手并沒有讓他滿足,如何變得“更優秀”才是他的終極追求。由于肯學肯鉆,他的技術越來越精湛,經驗越來越老到,2011年在第一屆全國地勘鉆探職業技能大賽上獲得銀牌。
百余項目零事故 合格率100%
從操作手、操作班長到機長,“我的崗位我負責,我的崗位請放心”,一直是楊錫濤的工作信條。他始終保留著這樣一個習慣:作為機長,每到一個新工地,第一根樁一定由他親自施工。施工前,他都要仔細閱讀地勘報告;施工時,他再反復比對地層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施工完畢后,結合不同地層的特點,他再對當班班長理一遍操作要點,保證做到萬無一失。
25年來,楊錫濤參與了房建、市政、路橋等領域100多個項目的施工,施工樁基數量數不勝數,樁基驗收合格率100%,操作鉆機事故率為零。
帶徒弟,也是機長的職責之一。對待徒弟,他毫無保留,遇到操作難點,一定要手把手地教;遇到技術難題,面對面講解、解決。他帶的一大批徒弟,成為公司的技術骨干。
作為一名“鉆機通”,對不同的地層采用什么樣的鉆頭,他心中有數,先后解決了護筒快速定位、鉆桿快速維修等一系列難題,并配合公司技術部完成兩項實用新型專利。2012年,楊錫濤榮獲國土資源部頒發的“技術能手”稱號;2020年,獲湖北省“荊楚工匠”榮譽稱號。
[湖北省地質局“新時代最美地質人”]李姜麗:扎根大山保護“龍化石”
[湖北省地質局“新時代最美地質人”] 許匯源:一線錘煉出的難題攻關能手
[湖北省地質局“新時代最美地質人”] 魏鵬飛:處置300多起災害 哪里有危險就去哪
[湖北省地質局“新時代最美地質人”] 楊莉:一線勇挑重擔 助力多地脫貧
[湖北省地質局“新時代最美地質人”]劉紅衛:地質業“深鉆”34年 排險解難有高招
[湖北省地質局“新時代最美地質人”]牛俊強:與水“結緣” 悉心護水
[湖北省地質局“新時代最美地質人”]楊衛中:“走進非洲”打贏防疫戰
[湖北省地質局“新時代最美地質人”]夏國平:“守望大地”31年 工作起來就不要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