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呂鑒蕾 通訊員張麗、柯陸珺慧)記者6日獲悉,自共同締造活動開展以來,黃石新港園區柏林村謝家灣堅持黨建引領,實行支部牽頭、黨員示范、群眾參與模式,通過譜好“四部曲”,廣泛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奏響了生動的柏林之“歌”。
譜好“黨建引領”曲,把牢政治指引方向盤
以共同締造為契機,謝家灣充分發揮支部黨員“頂梁柱”作用,在村民委員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的支持下,依托村民理事會、群眾代表會議,組織村民參與議事決策,引導村民全程參與謀劃共同締造活動。
凡涉及重大項目建設、民生工程建設,共同締造專班必定先召集群眾,在灣組議事廳召開院場會,在宣傳政策做好解答的同時,入戶走訪充分傾聽百姓的心聲,了解群眾的真實想法,講解“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內容和意義。
目前,村民先后召開屋場夜話會6場,確定謝家灣共建項目11項,在共建資金措籌和謝家灣公共區域衛生保潔認領征求意見會上,征求群眾意見和訴求12條,制定出臺《謝家灣民主議事規則》《村規民約》《村民理事會管理制度》,切實踐行“五共”理念,畫出基層社會治理最大同心圓。
譜好“干群聯動”曲,凝聚發展建設整合力
鼓勵村民投工投勞、就地取材開展建設,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有錢出錢、有地出地、有力出力,提高村民參與度,不斷激發群眾改善生活環境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目前,謝家灣群眾已主動籌資捐物13.8萬元、社會捐贈10.5萬元、投工投勞50余人次,主動拆除豬圈、旱廁12處共600余平方米,捐讓地塊12.5畝參與共建。在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中深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通過栽植果蔬、花木等開展庭院綠化,引導村民共同整治村容村貌。
此外,按照群眾議定意見,謝家灣累計投入60余萬元對公共區域進行了改造升級,一是利用廢舊輪胎對道路和綠化帶進行分離;二是完善運動場設施并安裝4盞景觀照明燈;三是對灣組門口塘進行全面清淤加固、新建洗衣臺并安裝防護門;
四是對失修的溝渠進行疏通并利用水泥板覆蓋;五是對公共廁所進行翻修和布局改造;六是增加一批共同締造宣傳欄和圖牌標識。累計動員干部群眾130余人次,經常性開展白色垃圾清理、水面清漂和電線桿“牛皮癬”清除。
譜好“衛生整治”曲,推動人居環境大改善
從“潔小家”到“凈大灣”,讓村民從“局外人”變成鄉村環境治理的“主人翁”,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為充分發揮村民主體地位作用,順應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黨員志愿者、村“兩委”干部的帶動下,群眾積極參與其中,大家一起揮锨掄鎬、鏟土清掃,就連六、七十歲的老人也參與其中,干得熱火朝天。
同時,通過實際探索,已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的村莊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黨員志愿者包公共區域管理、村民農戶包房前屋后整潔、衛生保潔員包垃圾清運,利用公益性崗位,優先聘用符合條件的農村低收入人員,合理設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管護隊伍。既確保了人居環境設施持續發揮作用,又激發了村民參與美好生活共同締造的熱情。
譜好“清廉文化”曲,涌動文明新風正能量
清廉村居是載體,也是陣地。
謝家灣按照“六有”標準打造清廉村居,利用議事廳設置獨具特色的“清廉文化大講堂”,請老黨員老鄉賢爭相講授身邊的典型案例和紅色故事,涵養文明新風,提振鄉村“精氣神”,將廉潔家風、清廉元素等融入民風建設、鄉村治理和群眾活動之中。
謝家灣還積極開展“十星級文明戶”“最美庭院”評選活動,大力推動移風易俗,樹立鄉風文明。推動清廉村居建設走深走實,讓村民抬頭俯視皆有“廉”景,迎面拂來盡是“清”風,放眼即是畫,所過滿花香,繪就文明鄉村“清正和美”景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