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楊亞京)曾經,它只是一個山區的小單位,發工資靠貸款,連電費也交不起。
如今,生產基地遍布大江南北,乃至走出國門,成為鑄管行業“領跑者”、全球競爭力較強的離心球墨鑄鐵管研發制造服務商。
一個地處山溝的小鋼鐵廠為何能“逆襲”,取得如此跨越式發展? 我們或許可以在新興鑄管30年調整結構、快速成長發展歷程中找到答案。

1978年1月1日二水源管道施工。通訊員 供圖
轉型:“軍鋼”辦起了鑄管廠
新興鑄管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新興際華集團的核心企業,前身為地處三線、年設計能力10萬噸的軍隊鋼鐵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72工廠,始建于1971年,俗稱為“軍鋼”,“七五”期間自主完成30萬噸鋼改造。
1988年,鋼材價格暴漲的怪異之風席卷了整個中國,大小鋼鐵企業都拼命擴大規模。剛剛擺脫十年九虧的軍鋼人也面臨著又一次抉擇:受地形、能源、運輸等條件及資金的限制,在年設計能力只有10萬噸鋼的情況下擴容改造到30萬噸后還有多少發展的空間?從長遠的眼光看,在周邊首鋼、邯鋼、濟鋼等鋼鐵巨人的包圍中,企業即使搞到100萬噸,也還只能算“小字輩”。沒有規模經濟優勢,加上品種單一、大路貨,雖然現在日子能過,可企業以后拿什么去制勝市場?

1978年8月1日一號爐出鐵。通訊員 供圖
創新者生存,守舊者衰亡,透過鋼鐵市場火爆的假象,軍鋼人然選擇了“從市場中來,到市場中去”,走產品結構調整的道路。1988年,滿懷實施產品結構調整決心的軍鋼人走出了太行山麓,把目光投向市場,投向世界。
大浪淘沙始得金,三年的市場調研使軍鋼人把最后的目光凝聚在“離心球墨鑄鐵管”上。鑄管屬于鑄造行業,產品的“就近開荒”與鋼鐵在資源上可以共享,但其的投入產出大大優于鋼鐵。作為傳統灰鐵管的替代產品,離心球墨鑄鐵管在國外被廣泛用于輸水、輸氣工程,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國內剛剛起步,而且大多依賴進口,市場前景廣闊。
1991年,軍鋼人做出了“依托鋼鐵、發展鑄管,進行產品結構調整”這個石破天驚的戰略決策。

創業時期畫面。通訊員 供圖
突破:在技術夾縫中求生存
多年計劃經濟舊觀念的根深蒂固,使多少人固步自封,安于現狀。在鋼材價格暴漲,鋼鐵企業從中獲取巨額利潤之時,實施產品結構調整可謂逆風而行,當時的工廠領導層以高瞻遠矚的睿智承受著來自市場及企業內外部的層層壓力。
在引進談判時,掌握核心技術的國外公司不約而同地對“軍鋼”搞技術封鎖,遭遇到了難以容忍的輕蔑與鄙視。日本人說:“你們中國人不具備條件談判。”德國、意大利、瑞士等公司甩出一句冷冷的話:“只賣管子不賣設備?!泵绹粡S家則提出專橫的附加條件:“十年內你們的管子不得對外銷售。”
軍鋼人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甚至被激怒了。因而,更加堅定了要搞出“中國造”離心球墨鑄鐵管的信心和決心。面對技術封鎖,軍鋼人獨辟蹊徑,采取分兵作戰方式,從不同的國家和廠家引進。經過大量具體的工作,他們于1991年先從美、意兩國分別引進了部分設備。不久,進入了引進關鍵件離心機的攻堅戰,他們利用一家德國公司急于出售設備擺脫困難的心理,同這家公司的代表坐到了談判桌前。經過5天連軸轉的艱苦舌戰,合同按我方要求簽訂了。球墨鑄管國際“壟斷”的城堡,被軍鋼人的鋼鐵意志和靈活戰術攻破了。
1993年4月23日,凝聚著8000名軍鋼人5年心血、汗水和智慧的離心球墨鑄鐵管試生產成功,十里鋼城合著飛速旋出的,紅彤彤的鑄管沸騰了……軍鋼人依靠敢打硬仗和勇于進取的優良傳統,邁開了一往無前產品機構調整的堅實步伐,開始了從二六七二工廠到新興鑄管的跨躍。

第一根管。通訊員 供圖
夯基:固本培元墊下“百年根基”
離心球墨鑄管生產技術是集鑄造、冶金、機械、高分子及計算機控制為一體的跨學科的成套工程技術,“五機一爐”配套設備的研制成功,極大地鼓舞了全體職工技術創新的信心,把鑄管做為企業今后的主導產品和發展方向。
1994年,新興鑄管成功研制了國內第一臺DN 400-700水冷離心機,實現了離心機全套設備的國產化,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套核心技術,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1995-1996年,在石家莊新興鑄管公司開發成功DN1200-400樹脂砂熱模工藝離心球墨鑄鐵管工藝裝備及臺車式退火爐,將低溫退火工藝成功應用于鑄管生產,開創了國內生產大口徑球鐵管的新局面。
1996-1997年,在邯鄲新興鑄管部開發成功DN100-600涂料熱模法、多工位燃氣用離心球墨鑄鐵管工藝及裝備,建成國內第一條燃氣球墨鑄管生產線,使球墨鑄鐵管進入燃氣新領域,大大提高了燃氣管的防爆、防腐、防漏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995-1997年,在桃江新興管件公司首創真空消失模生產工藝及裝備,并建成國內第一個球墨鑄鐵管件廠。1999-2000年,根據國外市場的需求,開發了離心灰鑄鐵污水管工藝及裝備生產線。1999年,口徑2米、長8米的特大離心球墨鑄鐵管在邯鄲鑄管廠澆注成功,這項填補國際空白的新紀錄被國人自豪地稱之為“民族志氣管”。
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沉淀,新興鑄管無論是工藝裝備水平、生產水平、管理水平,還是在品種規格、新產品及開發能力上,都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發明專利金獎,為今后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智能生產線。通訊員 供圖
跨越:掌握行業標準的“話語權”
新興鑄管堅持以“既要保證行業健康發展,制定兜底的‘大標’,促使行業產品性能、質量控制滿足市場需求,提升市場滿意度,拓展市場領域,又要帶領球墨鑄鐵管行業向高質量、先進技術、綠色發展方向進步”為指導思想,積極主導、參與國家、行業、團體及地方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
2001年起,新興鑄管作為中國鑄管行業唯一代表,連續應邀參加離心球墨鑄管國際標準的修訂,打破了發達國家長期控制該委員會阻礙發展中國家的局面,并積極促使具有自己知識產權和特色的新技術上升為國際標準,擴大我國在鑄鐵管國際標準領域的影響,同時也為其他國家增加技術壁壘。
2003年,由新興鑄管主持起草的建設部行業標準《鋼塑復合壓力管》正式實施;2011-2020年期間,主持制定、修訂的標準已經發布國標10項,行標3項,團體標準4項,地方標準4項。既涉及球墨鑄鐵管核心標準,又涉及新產品、新技術,既有基礎性的防腐方案標準,又有綠色發展引領性標準,既包含了產品標準,又覆蓋了設計、敷設等服務類標準。
2021年,新興鑄管首個主持制定的ISO國際標準《球墨鑄鐵管道自錨接口系統—自錨長度計算方法》正式出版發布;2022年,新興鑄管《水及燃氣用球墨鑄鐵管和附件》成功入選首批央企企業標準“領跑者”;2023年,計劃主持編制標準117項,以全系列企業標準建設夯實基礎管理,以全系列國際國內標準建設提升行業影響力。

鑄管拔管。通訊員 供圖
新興鑄管在深入參與ISO標準時,努力盯緊國際技術前哨,積極引進ISO標準進入國內,為我國球墨鑄鐵管行業引進先進國際標準、制定球墨鑄鐵管核心標準作出卓越貢獻,同時公司也獲得良好的企業信譽,贏得同行、設計、水利、給排水等行業的尊敬和贊揚,為公司拓展市場、爭取訂單、提升技術水平、加快產品研發帶來了強大的推動力。

2019年10月,鑄管國際標準化年會在韓國召開。通訊員 供圖
破繭:深化改革,勇于蛻變
1982年開始,新興鑄管堅持“以改革精神進行企業整頓”的方針開展改革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不論是進行生產結構的改革,大幅度調整兩級領導班子方面,還是在建立完善經濟責任制體系以及加強企業管理基礎工作方面,都是以改革精神全面進行綜合治理。
在經過基層整頓、專業整頓之后,1985年轉向了以兩級管理機構整頓為重點的最后決戰。在端正業務指導思想,加強業務基礎建設,為實現一個信息靈、效率高、服務好的領導管理機構以及推行科學化管理和現代化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同年9月,經過總后軍需生產管理部、河北省冶金廳和邯鄲市聯合檢查驗收,批準五項工作整頓合格。在改革初見成效的基礎上,新興鑄管深入抓好改革,創新管理思維,推廣聯產、聯包、聯保、聯核工資含量包干,開拓了完善連續性聯合生產經營責任制的新途徑,更好地落實按勞分配的原則,加強全局觀念,推動群眾生產,充分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
歷史走到了今天,公司順利朝著“十四五”發展規劃進行邁進。2023年是“十四五”發展規劃落實至關重要的一年,面臨高質量發展的艱巨任務,公司堅持統籌推進、突出重點,堅定不移深化改革,不斷激發發展的活力動力。已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33項改革任務,制定了《鑄管股份全面深化改革1+N方案》,部分改革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深化薪酬績效分配體系建設,建立覆蓋全員全級次的年度績效考核分配體系。開展綜合改革試點,邯鄲特管依托資產重組和政策支持,重塑內部組織架構和激勵分配機制,完成階段扭虧脫困目標。邯鄲新材料通過實施項目負責制,聚焦市場需求,產銷快速聯動,企業發展步入良性循環。

鑄管庫房。通訊員 供圖
面對新的形勢任務要求,在回顧歷史的同時,公司全面分析現狀,立足自身比較優勢和市場需求,以“管通四海,為人民健康引水”為企業使命,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打造球墨鑄鐵管原創技術策源地、水務管道產業鏈鏈長,致力成為鑄管領域領航者,在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團體標準上掌握話語權,提升核心競爭力,打破鑄管市場“天花板”,推動新興鑄管轉型升級,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擘畫百年鑄管。
征程漫漫,唯有奮斗?;厥走^去,公司找到了球墨鑄鐵管這個市場需求,上下群策群力、攻堅克難完成產品結構調整,有了新興鑄管近30年的輝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新興鑄管將時刻弘揚“軍鋼精神”,艱苦奮斗、銳意進取、真抓實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