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呂鑒蕾 通訊員吳雙)夜幕降臨,馬路上居民悠閑地散步,夜市里歡笑聲此起彼伏,折射出群眾對社會治理的放心和滿意。
這是黃石市黃石港街道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成效的縮影。黃石港街道轄區面積17.62平方公里,總戶數38665戶,戶籍人口98863人,下轄青山湖社區、黃石港社區、萬達社區等9個社區。
近年來,街道在方式方法上推陳出新,探索創新黨建引領市域社會治理的有效路徑,逐步形成“1+N+1”(黨建核心引領、多元融合發展、創新提質增效)的社會治理模式。

“1”:黨建核心引領
畫好市域社會治理“同心圓”
黨的領導是基層社會治理的“主心骨”。
黃石港街道始終把加強黨的領導作為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主線,堅持群眾在哪里、黨員就在哪里,黨組織工作就覆蓋到哪里、治理工作就推進到哪里。
一方面,依托“街道黨工委”“社區大黨委”班子隊伍建設標準化基礎要求,堅持黨建帶群建,建立以黨組織為核心、黨群為議事主體、居委會為執行主體的治理模式,凝聚黨群力量,把穩基層治理之舵。
另一方面,充分發揮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黨員志愿者以及網格員的黨組織架構,組織黨員先鋒模范力量,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履行組織、服務群眾職責,多渠道打通黨員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從“紅色哨所”“紅塔聯盟”“紅色驛站”基層黨支部建立等一系列基層探索與實踐,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臨時黨支部團結帶領群眾構筑起“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銅墻鐵壁,再到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實踐活動......黃石港街道基層黨建服務陣地不斷鞏固,基層治理能力水平顯著提升。

“N”:多元融合發展
打好市域社會治理“組合拳”
近年來,黃石港街道通過多元融合發展,不斷激發基層社會治理的內生動力。
發揮政治引領作用。適時調整街道平安建設領導小組,不定期研究平安建設工作中的重難點問題,確保平安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通過理論中心組學習政法工作系列重要論述,提高班子成員對政法工作的能力。
發揮法治保障作用。組織街道干部開展普法宣傳,提高他們依法決策意識,規范了綜合執法中心的執法流程。在法制宣傳日中組織了轄區單位開展了普法宣傳活動,形成了全民學法懂法用法的氛圍。
發揮德治教化作用。街道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工作,建設家風家教實踐基地,社區“兩委”、黨員干部等志愿者組建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主題宣講、幫危濟困、環境衛生等志愿活動,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發揮自治強基作用。黃石港街道9個社區均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加強對社區村規民約修訂的審核把關,推動社區自治,于社區“兩委”換屆后對村規民約進行重新修訂、備案。居民議事協商平臺也得以發揮重要載體作用,例如,紡織社區寶石名城小區居民自治協商完成了電梯安裝,方便了小區老人出行。
發揮智治支撐作用。黃石港街道在綜治中心配備了顯示系統,在社區建立視頻圖像監控共享平臺,切實發揮“雪亮工程”在安保維穩工作中的優勢作用,落實街道-社區-小區三級管理模式,實現重點區域的實時監控。另外街道正在新閘社區打造飛云、江泰春岸智慧社區,實現居民、物業、網格、民警多元共治,并達到視頻監控小區全覆蓋的效果。

“1”:創新提質增效
構建市域社會治理“推進器”
創新思路,凝聚合力,找準市域治理主陣地,才能持續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精細化水平。
在此背景下,街道積極將市域社會治理與好家風系列活動深度融合,把家風家教作為重要抓手,在街道打造家風家教實踐基地,持續7年開展“我身邊的好家風”征文系列活動,編印6期優秀家風文集,發放近2萬冊,不斷提升“好家風”宣講團宣傳教育影響力,為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道德引領和力量支撐。
同時,街道依托綜治中心平臺,落實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解決轄區內重難點問題。例如,3路車終點站因北延段改造停運,街道整合交警、公交集團、政法委等力量解決了3路車公交站群體突出信訪矛盾糾紛。
此外,街道打造高效網格服務管理平臺。目前網格平臺已完成轄區內65個網格人口、樓棟、房屋等信息采集工作,數據錄入精準到樓棟、單元、戶。目前,網格平臺已形成市、區、街道、社區、網格五級事件處置機制,能夠將市、區兩級下派的事件進行自行處置,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

積跬步以行千里,致廣大而盡精微。面對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新形勢新任務,黃石港街道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推進黨建引領與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持續探索創新黨建引領市域社會治理的有效路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