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胡佳萍 )6月1日16時,付女士下肢腫脹立刻消失,在病房走廊來回行走,恢復良好,72小時后即可出院。她說這要得益于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介入血管科開展的新技術——射頻消融術。
54歲的付女士20年前查出患有雙下肢靜脈曲張,當時癥狀不明顯,就沒有進行治療。近幾年,付女士小腿凹凸不平,像是爬滿“小蚯蚓”一樣,并且腳后跟出現斑斑點點的紫黑色淤青。近期,小腿瘙癢難忍,用手抓感覺刺痛,長時間站立和行走下肢變得無力,夏天穿裙子也影響美觀。

經朋友推薦,5月31日,她來到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介入血管科門診。由于付女士當時身穿裙子,小腿外漏,介入血管科主任陳學春一眼就看出了付女士的“難題”。經檢查評估,付女士雙下肢靜脈曲張程度達C5級,建議行大隱靜脈射頻消融術進行治療。
下肢靜脈曲張傳統的治療方式為大隱靜脈高位結扎術+抽剝術,與其相比,射頻消融術為日間微創手術,患者住院時間短,創傷小、痛苦少、恢復快,術后即可行走,且不留疤痕,更美觀。

陳學春跟付女士詳細介紹治療方案后,付女士當天就住進了介入血管科病房,6月1日13時40分,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介入血管科團隊為付女士實施了雙側大隱靜脈射頻消融閉合術。2小時后,手術順利結束。付女士在陳學春的攙扶下下床行走,幾步后便可行走自如。
據陳學春介紹,介入血管科成功引進并開展射頻消融技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并聯合泡沫硬化劑注射和點剝治療,取得顯著治療效果。射頻消融的工作機理是利用射頻導管產生80~120℃的溫度,這種高熱能量會對血管內皮細胞造成急性熱損傷,導致靜脈壁內皮損傷和腫脹,誘導膠原重塑和成纖維細胞增殖的重組和修復,導致靜脈完全閉塞,該技術用于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療效確切,較外科手術更加微創且并發癥少。
目前,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在孝感市率先獨立開展該項技術,標志著孝感市區下肢靜脈曲張的治療進入了一個更加微創的時代,能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