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葉銘鈞、鄭涵)“今兒個高興,不用出門還能免費理發。”7月24日,英山縣金家鋪鎮龍珠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們到村五保點陪老人聊天,為老人們理發,讓老人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文明實踐的關懷。
自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金家鋪鎮根據各村實際情況,成立了科學普及、文藝文化、扶貧幫困等志愿服務隊,因地制宜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文明實踐被群眾形象地稱為甜透心窩的“蜜餞”。
精準服務惠民生
只有真正解決群眾需求的志愿服務,才能更好贏得群眾的贊譽。
“大爺,您血壓有點高,平時一定要注意低鹽少油,清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6月26日,在鐵爐沖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鎮衛生院的志愿者們耐心地叮囑著前來接受義診的村民。

衛生院志愿者在鐵爐沖村義診。通訊員 供圖
義診過程中,醫生志愿者們細致地詢問村民健康狀況和既往病史,針對病情做出專業性的診斷用藥和健康指導,并為在場的群眾進行免費量血壓、血糖服務。
“不用大老遠去醫院,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專業的醫療指導,這樣醫療服務實在是太暖心了。”排隊等候的王大媽說。
從健康檢查到愛心走訪,從法律講座到反詐宣傳,從種植指導到養殖培訓,無論嚴寒酷暑,金家鋪鎮處處活躍著志愿者們的身影,切實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加大教育、醫療、助老、法律等領域的供給,加強科學普及、技能培訓、政策咨詢等,努力提供精準化、個性化服務,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落到實處。
百姓講堂化民風
“她叫付月蘭,今年53歲,無微不至地照料癱瘓的公公23年,展現著一個農村婦女博愛仁慈、孝順真誠的美麗形象”。3月6日,在花橋河村鄉風文明大講堂上,一段孝道故事深深感動著在場的群眾。

鄉風文明大講堂上講述付月蘭的故事。通訊員 供圖
“好媳婦”付月蘭不是個例。近年來,金家鋪鎮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全省勞模付旭東,全省優秀共產黨員汪世鴻……從一個人到一群人,道德的力量在增長,文明的力量在傳遞。
為引導群眾自覺抵制歪風、弘揚正能量,金家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把黨員會議室、百姓舞臺變身“大講堂”,結合“美德我傳承”志愿服務品牌項目,持續開展“星級文明戶”“最美志愿者”“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結合“新風我倡導”志愿服務品牌項目,進一步健全完善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
同時,該鎮還結合“政策我來講”志愿服務品牌項目,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鄉村振興等政策宣講活動,破除基層治理難題,探索鄉村治理新路徑。
文藝匯演聚民心
“快快快,節目馬上就要開始了”。5月11日晚,樂家沖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熱鬧非凡,聽說村里有文藝演出,村民早早吃了飯,搬著板凳到現場等待。

樂家沖村廣場舞隊。通訊員 供圖
在一片歡騰的氣氛中,廣場舞《火火的中國火火的年代》拉開了晚會的序幕,“你們看,臺上那是我媳婦,跳得還有模有樣哩”,馬大伯激動地拿出手機記錄下精彩瞬間,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65歲的張大嬸種了一輩子地,如今年紀大了兒女不在身邊很是冷清,“加了文藝文化志愿服務隊后,每天跳跳舞,身子骨更硬朗,心情更舒暢了”,上了妝的張大嬸仿佛年輕了10歲,精氣神兒十足。從30多歲的村婦聯主任到60多歲的退休老人,志愿服務隊的規模不斷擴大。
村民唱主角,演出接地氣,有生氣。金家鋪鎮新時代文明所積極動員留守婦女、空巢老人、鄉土文化人才、群眾愛好者加入文藝文化志愿服務隊,組織開展文化進萬家、四季村晚、東坡廟會等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切實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群眾的心窩甜了,文明實踐就對了。金家鋪鎮依托覆蓋全鎮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整合盤活現有資源,挖掘打造新興資源,讓群眾感受到了黨的聲音就在耳畔、黨的溫暖就在身邊、美好生活就在眼前,更加堅定了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意志和步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