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的一座石塔
吸引了中國近代建筑之父
梁思成的關注
并為它親手繪制了建筑畫?
怎樣的一座石塔
讓魯迅在廈大教書時的外國同事
“心中充滿了明代末年的回憶”?
又是怎樣的一座石塔
讓一位德國人在梁思成之前20年
“捷足先登”?
福清龍江畔
這座古樸雄壯的水南塔
在風雨中屹立了近千年
不久前,它“重見天日”
從層層疊疊的民房包圍中解放出來
一朝驚艷天下知

水南塔。阮章魁 攝
因為來自德國的他
梁思成手繪水南塔
這張福清水南塔的手繪圖
收錄于《梁思成建筑畫》這本書
因為這張手繪圖
許多人以為梁思成到過福清
親眼看過這座塔
其實不然
這和梁思成的一位德國朋友、
中國營造學社的外國社員
古斯塔夫·艾克有關
古建專家阮章魁告訴記者
這張手繪圖是梁思成根據
艾克拍攝的水南塔照片
手繪而成的
是目前已知的梁思成手繪古塔中
唯一一座福建塔

梁思成手繪的水南塔建筑畫。
古斯塔夫·艾克何許人也
熟悉中國明代家具的人
一定對這位德國人不陌生
他被譽為
中國明式家具研究第一人
古斯塔夫·艾克的著作《中國花梨家具圖考》,是近現代中國明式家具研究的開山之作。
因為這本書,一股世界范圍內的中國古典家具收藏熱逐漸升溫蔓延,中國古典家具文化得到世界的關注,并持續了一個多世紀,至今不衰。
原籍福州的著名文物學家王世襄看見艾克出版的《中國花梨家具圖考》后,大為震撼,感嘆中國家具研究領域被外國人捷足先登了。
古斯塔夫·艾克
(1896-1971)
生于德國
其母為伯爵之女
父親是波恩大學神學教授
艾克在德國、法國等大學攻讀美術史、哲學史,后游學歐洲各國,隨后在包豪斯任教。
1923年,廈門大學創校,陳嘉庚聘請他來華任教。他取了一個中文名叫“艾鍔風”,曾與魯迅共事。
1928年清華大學創校時,他受聘進京,隨后到輔仁大學任教。
1948年,輔仁大學遷校,他離開了中國。
艾克在廈門大學執教時
開始研究福建石塔
他慕名來到福清
細細觀賞了瑞云塔和水南塔
并拍下照片
居京后
他把研究成果給梁思成看
并且加入了中國營造學社
梁思成根據他提供的照片
手繪了水南塔的建筑畫
后來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
福清這兩座壯麗的寶塔
艾克寫下了
《福清二石塔》一文
梁思成看完后大受啟發
將其翻譯成中文
在《中國營造學社匯刊》上發表

水南塔底座的青石雕刻。
簡單雄壯的水南塔
折服兩位德國人
在德國人艾克記憶里、
一代建筑宗師梁思成潤筆下的
水南塔到底是什么樣?
《福清二石塔》中記載:“為人們所不復記憶,而匿于深林丘壑間者,尚有水南塔巍然存在,距龍江約半英里,位于龍江橋之對面。塔后屏背的青山,在旭日初升的時候,映著點點的紫色。這紅色的石塔,正是精巧玲瓏葉公塔的簡單雄壯的祖先。”
“距龍江約半英里,龍江橋之對面”點出了水南塔的具體位置;“簡單雄壯”,是水南塔最好的注解;“正是精巧玲瓏葉公塔的簡單雄壯的祖先”點出了水南塔與瑞云塔(也叫葉公塔,建于明萬歷年間)之間的先后關系。

水南塔周圍的低矮民房已拆除完畢。
水南塔,又名龍山祝圣寶塔,始建于宋宣和元年(1119年)。宋建炎三年(1129年)遇臺風毀壞,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修復;明代曾重修。塔高20米,仿木構樓閣式用花崗巖砌建,七層八角,下有須彌座,轉角用倚柱,柱頭用斗拱出(木昂)。
在福清
已被世人熟知的瑞云塔
有“大塔”之稱
而“小塔”之稱的水南塔
卻鮮有人知道
在艾克的描述中
“小塔”水南塔
“值得贊美的乃是
整個塔的建筑的觀念”
↓↓↓
艾克說,“瑞云塔的輪廓,雖然華麗玲瓏,但缺乏整個的鎮靜的現象,而此小塔卻是整個的創造。由基至頂都簡樸非凡,無平座,無欄桿;除各角外無支柱,只有極大的石(木昂)伸出,表示一種整個的協調,那是任何建筑物優劣最后的試驗”。在艾克看來,水南塔讓他看到了“中國歷來木質楣式建筑,亦有適用于石作之可能”。

水南塔局部。
其實
在艾克1923年來到中國之前
1906年至1909年
另一位德國人曾在中國跨越14省
對中國的皇家建筑、寺廟、
祠堂、寶塔等建筑
進行了全方位地考察
他被稱為
“早梁思成、林徽因20年,
全面考察和記錄中國古代建筑第一人”
他在1931年出版的
著作《中國寶塔》中
對水南塔不吝夸獎
他就是德國建筑師、漢學家
恩斯特·伯施曼

伯施曼說,福清的兩座寶塔均為石塊砌筑,工藝和裝飾不同凡響。
在伯施曼看來,福清的這兩座石塔是依照福州的寶塔(即白塔和烏塔)建造的。
有趣的是,在伯施曼的觀點中,“水南塔角柱上端以懸臂架加固,這極似哥特式的建筑理念”。
雖然今天看來,伯施曼的許多觀點存在著“自相矛盾”的情況,但這也正好符合了那個時代東西方文化碰撞帶來的沖突和隱形的召喚,提供了一個解讀古建筑的不同角度。
希望恢復大小兩塔
隔江對望歷史景觀
近日
記者跟隨福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員
來到福清市現場辦公
在福清市龍江街道
下梧村水南自然村
這座古樸雄壯的宋塔
屹立于空地上
震撼非凡
阮章魁介紹,此前水南塔周圍是層層疊疊的民房,民房與塔身之間僅有兩三米間隔,四層以下全被民房包圍,遠望只能看到水南塔的塔尖及一小部分塔身,想要看全塔需借助無人機拍攝。
記者看到,水南塔周圍的低矮民房已拆除完畢,塔身完全露出。
福清市文體旅局局長楊錦嵩說,龍江街道祝圣寶塔文物保護片區周邊零星房屋拆除征遷項目8月中旬啟動,涉及房屋拆除20棟,建筑總面積4270平方米。未來希望恢復福清大小兩塔隔江對望的歷史景觀。

文物部門人員和專家為水南塔“診脈”。
整座石塔
由含鐵量高的花崗巖砌建
風化后塔身呈紅色
塔底部飾以精美的青石雕刻
塔檐由上下兩層疊澀凸起
承托起最上面一層
出檐最長的石條
這層石條因長度和受力原因
受損最為嚴重

水南塔底部具有海絲元素的青石雕刻。
值得一提的是
在塔底部的一處壁畫中
雕刻著“頭頂托物”的畫面
↓↓↓
在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中有類似畫面,是南海島國國王侍者獻上的“雙手托舉頭頂舉物”高規格奉獻禮節,奉獻的是當地產出的旃檀香、珠貝等。
文物和宗教美術史專家判定,從塔底部現存的青石壁畫可以看出,早在北宋,海絲文化已影響到福清龍江地區。
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文物專家藍東陽表示:
下一階段,要對水南塔周邊環境進行全面勘察,包括周邊違建拆除后,地面是否存在新的沉降,塔基是否穩固等。
水南塔年久失修,石構件風化嚴重,后期人為不當使用等問題造成塔身不同程度殘損,亟待制定文物保護工程修繕設計方案,加固塔身受力構件,對每層塔檐缺損的石構件逐一制定有效修繕措施。
通過糾正后期改建及不當維修,并進行局部復原,全面消除古建筑殘損威脅,使水南塔“延年益壽”,真實、完整地延續古塔具有價值的歷史信息。
目前
龍江街道祝圣寶塔文物保護片區
周邊零星房屋拆除征遷項目
還在持續推進
將于年內完成
另外
福清市文體旅局
正在聯系相關古建修繕單位
編寫水南塔修繕設計方案
記者 管澍 文/攝
來源:福州晚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