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認為
打呼嚕是因為白天太累
寧波28歲的朱女士
卻萬萬沒想到
自己打呼嚕4個月最后查出癌癥晚期
醫生提醒
淋巴瘤是腫瘤界的“偽裝者”
隱匿而狡猾
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
及時識別、診治非常重要

日前,朱女士來到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復診,講述了自己的患病經歷。
朱女士表示,在去年生孩子前,她從來不打呼嚕,生孩子后,才開始出現打呼嚕的現象,起初以為是帶孩子太累了沒在意。
不料3個多月后,朱女士出現白天呼吸時鼻子不通暢的癥狀,她以為是過敏性鼻炎發作,仍沒去醫院。一段時間后,她發現右邊鼻子和臉都腫起來了,這才去了醫院。
經鼻鏡檢查,醫生發現朱女士右側鼻孔內有一個腫塊,最后確診為NK/T細胞淋巴瘤,且已經到了晚期。
朱女士聽到結果后,猶如晴天霹靂。
醫生介紹,鼻型NK/T細胞淋巴瘤屬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種少見的特殊類型,好發于中青年。原發于鼻腔的病例,最常見的臨床癥狀為鼻塞、流涕、鼻出血,容易誤認為鼻炎延誤診治;晚期可出現硬腭穿孔、眼球突出、面部腫脹、顱神經麻痹等癥狀,容易發生噬血細胞綜合征,導致發熱、肝脾腫大、全血細胞減少等表現。
“這類淋巴瘤的特點是具有高度侵襲性,俗稱‘長得非常快’。早期和晚期的治療效果相差很大。”醫生表示,患病早期,采用含培門冬酶的化療聯合放療可以取得70%~80%的長期治愈率,到了晚期,預后要差很多。

幸運的是,朱女士在接受了上述治療方法后,也取得很好的療效。醫生提醒,患者還需要定期去醫院檢查,防止淋巴瘤復發。

除了突然出現打呼嚕現象,皮膚有濕疹也要引起重視↓
兩年前開始,62歲的王阿姨深受濕疹困擾,臉部、手臂、背部、大腿時常起疹子。
她想著濕疹不是大病,就自己買了藥膏擦。苦惱的是反復發作,直到今年6月,去醫院檢查后被診斷為淋巴瘤晚期。

▲pet-ct下這些黑色物質都是淋巴瘤
“我以為淋巴瘤都是脖子這里腫起來,沒想到,還能表現得跟皮膚病一樣。”
王阿姨說,她現在還在接受治療。因為已經是晚期,治療難度大,效果差,如果早點就醫就好了。

醫生介紹,淋巴瘤是全世界最常見的一種血液癌癥。由于生活方式、環境污染、飲食等因素,惡性淋巴瘤已經逐漸成為嚴重威脅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且發病人群趨于年輕化。

由于腫瘤細胞可隨著淋巴和血液播散,淋巴瘤可發生于身體任何部位的淋巴組織,表現往往也是復雜多樣的。如:
鼻咽部的可能表現為鼻塞、打鼾、面部腫脹;
胃腸的可能表現為腹痛、黑便;
腦中的可能表現為頭痛、偏癱或者昏迷;
皮膚的可能是頑固性皮疹、皮膚腫塊;
部分患者會出現發熱、盜汗消瘦等全身癥狀,也有患者無任何癥狀。


以下4類人是淋巴瘤的高危發病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淋巴瘤篩查:
1、免疫功能低下,如干燥綜合征、艾滋病、器官移植史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2、病原體感染,如EB病毒、幽門螺桿菌感染;
3、長期處于放射線暴露處,或蘊含有害氣體的空間里,如劣質皮革廠;
4、長期接觸到化學致癌物,如農藥和染發劑等。

正常情況下,淋巴結很小,直徑只有幾毫米,在體表是摸不著也看不到的。而大部分淋巴結腫大由感染或炎癥造成,這種情況往往紅、腫、熱、痛。
醫生提醒,有兩種淋巴結腫大,要引起警惕:
1、無痛性淋巴結腫大。
2、進行性腫大的淋巴結(淋巴結越長越大)。
如出現上述兩種情況,或還出現沒有原因的長期發熱、盜汗、體重減輕等,建議及早到醫院排查。
日常生活中,預防淋巴瘤,普通人群建議避免過度勞累,健康飲食,堅持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少接觸有毒化學品,如發現任何異常,請及時就醫。
轉自:健康廣東
來源:經視健康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