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準備好了】?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劉習 光明日報記者 陸健 曾毅
亞運圣火,照天地,映古今。
9月20日,杭州第19屆亞運會火炬完成了在浙江省內11個設區市的傳遞,回到杭州。自9月8日杭州第19屆亞運會火炬傳遞啟動后,杭州亞運會火炬在湖州、嘉興、紹興、寧波、舟山、臺州、溫州、麗水、金華、衢州依次傳遞。亞運圣火所到之處,萬人空巷,全城沸騰。
火炬手們身著紅白相間的運動服,高舉燃燒的火炬,邁著自信的步伐,將亞運精神、競技精神傳遞,展示了體育運動的獨特魅力,體現出積極向上、自信自強的精神風貌。
文明之火,傳承文脈綿延
杭州第19屆亞運會火炬名為“薪火”,設計理念源自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6月15日,19位采火使者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點燃采火棒。火炬頂部出火口的形狀源自良渚文化代表性器物玉琮的“琮”字,取其最早的甲骨文字形,以玉琮為表征,以人文歷史和山川風物為主干,猶如手握薪柴,傳承五千年華夏文明。
火炬傳遞路線的編制,既遵循了國際大賽的慣例,也體現出舉辦地浙江的發展成效。火炬傳遞路線圍繞“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的省域品牌,努力凸顯“浙江味”“文旅味”。杭州的“錦繡繁華新天堂”、嘉興的“紅船領航、筑夢未來”、寧波的“濱海寧波 揚帆世界”、溫州的“千年商港·幸福溫州”、臺州的“和合臺州、活力城市”等,極具辨識度和文化底蘊的傳遞線路,不但讓亞運火炬活動融入了沿途各城市的優良風貌、歷史文化、自然風光,也開拓了省域漫游的精品線路,文旅價值和經濟價值。
棒棒傳遞的亞運“薪火”,展現了中華文明,弘揚了體育精神。杭州亞運會火炬傳遞,照亮文脈綿延的脈絡,照亮文化與體育融合發展的美好圖景。
奧林匹克之火,弘揚團結拼搏
火炬手是承載體育精神的代表。在參與杭州第19屆亞運會火炬傳遞的火炬手中,年齡最小的14歲,最大的84歲。既有運動員、教練員等體育工作者,也有各領域的先進代表。他們身上生動展現了奧林匹克精神,散發出催人奮進的榜樣力量。薪火相傳,領跑亞運,與亞運火炬一樣閃耀和傳遞的,是火炬手們的精神力量。
文明之火,生生不息。每一位亞運火炬手都是社會各界的優秀代表,他們體現著這個時代積極向上的風貌。正如主持人、火炬手白巖松所說:“火炬手傳遞的不僅是火炬。我們也可以是一根根火柴,點燃人群中的激情。”亞運火炬的每一棒傳遞,都是一次激勵人心的宣講,感染著每個人。
拼搏、務實、團結、奉獻,體育精神成為激發進步的力量。火炬手奔跑之處,“亞運加油”“杭州加油”的歡呼聲此起彼伏。以中華文明為炬基,以奧林匹克精神為紐帶,杭州亞運會火炬向世界展現體育精神的向心力。
數字之火,點燃科技之光
6月15日,杭州亞運會火種采集儀式結束后,杭州亞運會“數字火炬手”線上火炬傳遞活動在“智能亞運一站通”平臺同步啟動。過去的3個月以來,共有來自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1億名網民成為亞運數字火炬手,參與線上火炬傳遞。
上億名數字火炬手中,年齡最大的98歲,年齡最小的12歲,20歲至39歲的中青年人群占比達64%。從個性捏臉、動作捕捉到服裝設計,亞運數字火炬手團隊利用AI等技術讓全球每一位數字火炬手都獨一無二。
數字之火傳遞,既見證了數字浙江的發展成果,也是智能亞運的最好表達。智慧場館數字化監管平臺、一站式數字觀賽服務平臺、自動駕駛巴士觀賽接駁服務等一系列高科技助力,處處彰顯智能。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杭州準備好了!9月23日晚,錢塘江畔,世界矚目,共同見證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主火炬被點燃的那一刻,共赴一場“中國特色 亞洲風采 精彩紛呈”的體育盛會!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21日 09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