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線講述】
讓汽車更聰明更安全
講述人: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重慶)副總工程師 吳超
光明日報記者黃漢鑫、李宏采訪整理
2018年,我從北京郵電大學博士畢業后,回到家鄉重慶工作。那時車聯網行業起步不久,我加入了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重慶)的成立申報工作,2021年,中心正式獲批。
這幾年,我們中心圍繞自動駕駛測試評價、應用示范和關鍵技術等領域開展研究和技術攻關。其中,我們與多所高校聯合承擔了科技部“人車路協同無人駕駛可信性評價關鍵技術與標準研究”項目,致力于攻克該領域存在的一些行業難題,研發可信性測評方法體系和信息基礎系統,并在重慶和上海的城市道路、園區、港口等多個典型場景開展示范應用。
2020年,我們中心在西部(重慶)科學城牽頭建設約5.4公里的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示范項目。通過部署激光雷達等信息裝置,改造公交站、路口信號燈等傳統道路設施,打造具有車路協同感知能力的“智慧的路”。我們也為具備通信和傳感設備的自動駕駛巴士和合作車企的整車產品提供充分的測試場景,并將車路采集到的信息接入軟件平臺,通過反饋的數據促進“聰明的車”技術優化和迭代。如今,這些無人駕駛關鍵技術,已經在廈門等城市陸續落地推廣。
未來的汽車不僅需要功能安全,也越發要求信息安全。我們團隊從2019年起開展車聯網的安全研究,設計并實現國產商用密碼技術在車路與車云通信系統中的融合與應用,打造了國內首批滿足行業標準的車聯網身份認證示范案例,為車聯網大規模商用提供網絡安全方面的技術參考。今年,我們正著手實施工信部車聯網身份認證與互認互信試點項目,并持續參與汽車信息安全的相關標準制定。我們矢志不渝的目標,是要讓智能網聯汽車更安全更可靠。
這幾年里,我參與了每一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智博會作為匯集國際智能產業要素的大平臺,也為智能網聯汽車這樣一個學科交叉特點突出的行業,提供了不同領域交流、碰撞的廣闊空間。以此為契機,我們也期待未來智能網聯汽車行業能迸發出更多活力,創造更多可能。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21日 05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