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左乙辰 通訊員 張芙蓉、夏冰淋)化解群眾矛盾一直都是基層信訪工作的“老大難”問題。其中,有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源于群眾在尋求解決問題時:要找誰?該找誰?
今年以來,大冶市大力推進“一縣一碼”,探索實踐信訪“碼上行”工作法,全面提升就地吸附力、化解力,群眾初次信訪一次性化解率達98%。
日前,“碼上行”工作法榮獲全省“楓橋經驗”創新工作法先進典型。
“碼上行”化解群眾矛盾平均時長為2.99天,這么高的效率是如何達成的?12月15日,“荊楚政法基層行”采訪團隊走進大冶,深入了解該市怎樣讓信訪矛盾在“指尖”上悄然化解。

大冶市政法智能化平臺運行中心。左乙辰 攝
手機掃一掃,“找人”就明了
在基層,群眾辦事信奉的第一原則就是:找熟人,而在大冶,不需要。
“你好,請問有什么問題需要我們幫忙嗎?”“師傅,你反映的問題,可以先掃碼登記一下。”12月15日上午,在大冶市綜治中心(矛調中心),工作人員熱情地將來訪群眾引導至導辦臺,手把手地教群眾掃碼,登錄“湖北信訪碼上行”小程序。
按照小程序的流程,群眾可直接在手機上填寫“信訪目的”“問題發生地”“投訴內容”等信息。“隨后,群眾反映的問題將會分門別類轉至各相關責任部門。”大冶市信訪局局長柯光明介紹,來訪者不需要到處找人,更不用擔心各部門互相推諉。因為,大冶市辦理“碼上行”要求:咨詢類事項1天內答復,申訴求決類簡單事項3天內辦結,復雜事項5天內辦結。5天內不能辦結的,必須及時告知群眾辦理進展和后續處理方案。
目前,大冶市已將“碼上行”投訴渠道送到群眾家門口,在各村(社區)均放置信訪指南,并明確各地工作人員在接待群眾反映問題時,必須主動幫助群眾熟悉使用,避免他們尋求解決問題而不得法的困擾。
數據顯示, 5月份以來,大冶市群眾通過“碼上行”反映訴求3400余件,平均辦理時效為2.99天,初次信訪一次性化解率為98%。
在此基礎上,大冶市綜治中心一樓大廳共設立了16個來訪接待服務窗口,常駐單位有紀委監委、法院、公安、司法、住建、自規、人社、信訪等,輪駐單位有政法委、檢察院、人大、教育、衛健、民政、交通、退役軍人事務局等。
此外,還設置市紀委監委接訪室和3個專用接訪室,用于市領導坐班接訪、主動約訪、隨機接訪和聯合接訪。
“我們按照‘當進則進、宜進則進’的原則,將與民生密切相關、群眾投訴比較集中的部門采取集中常駐、按需輪駐、隨叫隨駐相結合的形式集成‘一個中心’。”大冶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曹光輝介紹,實現群眾投訴“只進一門、只找一人、只跑一次”。

大冶市羅家橋街道綜治中心領導接訪安排表。左乙辰 攝
手機掃一掃,問題解決了
在基層農村,群眾反映問題最怕的就是流程冗長,且跑來跑去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今年9月份,大冶市陳貴鎮村民陳某在反映自家老房子因武陽高速施工導致墻體開裂的問題時,體驗了一回“碼上行”帶給自己的高效體驗。
陳某介紹,她于9月1日上午去村里,在村干部的指導下,掃碼如實登記了問題。
當日上午,陳貴鎮政府收到大冶市信訪局轉辦信訪事項后,迅速組織鎮武陽高速指揮部、天臺山村負責人到現場實地察看了房屋開裂情況。經現場勘察,陳某的房屋開裂問題屬實,但現場勘察無法證實其房屋開裂和武陽高速修建有關聯。
當日下午,陳某向陳貴鎮政府提供了武陽高速修建前后的房屋照片對比圖,以及樁基施工造成的地面震動等相關佐證材料。
9月5日,經調解,武陽高速項目部與陳某達成口頭補償協議。“剛開始反映這個問題時,已作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沒想到才幾天的時間就解決了。”12月15日,陳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碼上行”的效率真高,真是省時又省力。
與陳某一樣使用“碼上行”反映問題,得到部門及時回應、及時解決的還有靈鄉鎮村民胡某。
10月7日,胡某通過“碼上行”向大冶市信訪局反映坳頭村大屋灣路面被貨車碾壓破損、泥濘嚴重,影響村民出行安全的問題。
收到大冶市信訪局轉辦事項后,靈鄉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環保四中隊、交警五中隊等部門進行聯合治理,確保路面無揚塵。
經多方溝通,大冶市交通運輸局于11月對該路段進行維修刷黑,目前,維修工作已完成。

群眾可以通過調解平臺掃碼選擇自己喜歡的調解員。左乙辰 攝
手機掃一掃,矛盾化解了
“用手機‘掃一掃’,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人民調解員。”在大冶市人民法院訴前調解中心二樓,人民調解員尹輝煌介紹,他今年已經調解了400多起案件。
去年12月份,一次偶然機會,大冶市民甘某聽說可以在網上微信小程序的人民法院調解平臺上,申請在線解紛,遂抱著試一試的心理打開手機,在平臺上申請登記,并選擇了調解率高達98%的“調解專家”——大冶市人民調解中心調解員尹輝煌。
尹輝煌受理案件后,經過近1小時“苦口婆心”的勸導后,雙方終于達成了和解意向,簽訂和解協議。“在線調解真是太方便了!否則真打起官司來,又得耽擱我上班。”被交通事故困擾近30天的甘某如釋重負地感嘆道。
據介紹,進入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微信小程序,選擇“網上調解”,從當事人遞交申請、上傳訴狀、身份信息、證據等相關材料,到工作人員核對雙方當事人相關信息,一般用時5分鐘便可以完成所有自助申請手續,然后選擇在線人民調解員,可最大限度更快更好地將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立案之前。
近年來,為了將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大冶市不斷夯實基層基礎。“我們將政法、司法、戒毒、武裝、退役軍人等部門集中在一起,并配置了法律工作者常駐為群眾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在大冶市羅家橋街道綜治中心,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建介紹,中心實行首問負責制,每個工作人員都可以接訪群眾,就地幫助群眾調解矛盾,化解矛盾,讓群眾少跑路。
如今,大冶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反映問題,用手機便可以將訴求直達全市各機關單位。同時,為了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實行辦理人、聯系人和辦理程序“三公開”,群眾可隨時了解信訪事項轉到哪里、誰負責辦、辦得怎樣,以公開透明讓群眾安心放心,避免因不知情“一事多投”和信訪上行,讓信訪矛盾在“指尖”上悄然化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